关键词:
沿河
土家族
民族传统体育舞蹈
“肉莲花”
传承
发展
摘要:
“肉莲花”,亦称莲花十八响,是一种流行于黔东北土家族自治县沙子镇地区的民间体育舞蹈。由于其在表演中用身体拍击时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动作像是一朵盛开的莲花,是一种由群体伴奏组成的民族体育舞蹈。“肉莲花”是以土家族特有的民间风俗为基础,与土家族的实际生活融合在一起,一代代传承下来,展现出土家族人的粗犷、豪迈、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从劳动中寻找幸福,从幸福中获得健康。文章以沿河土家族传统体育舞蹈“肉莲花”为切入点,探讨其在新时期国家提倡的“文化自信、民族振兴”大背景下的传承和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多种方式,对“肉莲花”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结,发现了目前面临的困难与难题,并针对“肉莲花”在新时期的传承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和途径,为其继承和发展提供了一些思考。1、“肉莲花”是土家族人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受巴渝舞、土家花灯的影响,吸收并继承土家文化的精华,在土家族生活中形成了姐妹舞;它的主要形式是在劳动和生活中的歌舞演出。2、“肉莲花”的生长过程可以从时间上划分为:自然生长阶段、调适阶段和发展期。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由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各阶段的特点。3、“肉莲花”,是指从印堂到足下的涌泉穴,对全身关节、穴位进行敲击,能使人神清气爽,肌肉发达;它为大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料。4、“肉莲花”在现代节庆活动的大背景下,从单一到复杂。沿河地区的乡村文化旅游是一种文化品牌,它对沿河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5、2006年贵州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肉莲花”。在初中的体育教学中,“肉莲花”被纳入了其中。对场地、设备等方面的需求较低,能够有效地解决体育经费不足的问题,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则能更好地赢得群众的情绪支持。6、“肉莲花”在继承过程中,经历了由小型群体向“课程型”转变的过程。目前,国家已经对传统的继承者进行了相关的培训,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保护和管理。7、全球化背景下,“肉莲花”的生存环境受到了内部自然环境的削弱,外部社会和文化环境的影响。要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就必须在保存本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实现“文化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