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土家族
湖南省农村文化遗产
保护开发
幸福感
摘要:
乡土社会是最能够体现中华传统文化魅力的地方。在湖南省土家族农村地区,特色少数民族村落建设与土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在政府部门的推动下如火如荼地进行,带动了当地村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让人深思:文化遗产开发造成的村落过度商业化,生态环境的破坏与污染,以及保护文化遗产与村民对现代化生活向往的冲突等。基于这一现实背景,本研究将重点探讨如何在湖南省土家族农村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过程中促进当地村民幸福感提升。本研究以幸福感相关理论与前人的研究为基础,构建了湖南省土家族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村民幸福感生成影响的概念模型,并提出研究假设。然后,通过深度访谈明确湖南土家族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对村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验证概念模型。再利用问卷调查对其与村民幸福感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实证研究与分析,得出结论: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环境因素、自我实现因素,均与村民幸福感具有相关性。同时,对产生影响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产业发展需要,二是政府号召要求,三是融入百姓生活。针对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今后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经济方面,适度开发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充分发挥村民力量,均衡提供就业机会。在环境方面,合理规划文化空间,助力文化遗产保护;保留土家建筑特色,适应现代生活需要。在社会文化方面,融入休闲娱乐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推动本土活态保护,打造集体文化记忆。在自我实现方面,加强文化遗产传播,增强民族身份认同;增强保护责任意识,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图5幅,表20个,参考文献10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