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
文博事业单位
故宫博物院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博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文博事业单位已经从1978年的721个,发展到2012年的近6000家。同时,文博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和业务活动越来越多元化,产业化趋势也日益明显,其所面临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但是,文博事业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的新形势,腐败案例屡屡曝光,商业运营时传争议,充分说明文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还相当薄弱。在规避财务风险方面的经验相对欠缺,在筹资、投资和管理等各方面的风险意识不强。特别是2011年前后,故宫博物院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案件连续发生,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博事业单位和故宫博物院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的普遍关注和重视。构建符合文博机构自身特点、适应其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规避财务风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自20世纪90年代内部控制理论引入我国后,相关实践和研究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主要集中在企业,对事业单位关注很少,对文博事业单位的关注就更少了,完全不能适应我国文博事业的发展。2012年底,财政部发布《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自2014年1月1日开始施行。这就意味着,加强文博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迫切要求,而且是国家法规的要求,加强相关研究更是刻不容缓。本文采取综合分析、对比研究、文献梳理、数据整理、调查访谈等方法,首先从财务风险和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出发,认真梳理已有成果,理清其发展变迁过程及相互间的内在联系。在理论的指引下,从文博事业单位的特殊性出发,着力分析其主要的财务风险点,辨析其财务风险的成因,在COSO基本框架下,从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措施、信息平台建设、监督五个方面提出文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建议和措施,然后结合故宫博物院的具体案例进行剖析,提出故宫博物院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首先是提升全院干部职工的内部控制意识,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其次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打破业务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二元管理架构,将文物管理纳入固定资产管理;其三是进一步加大内部控制管理的执行力。希望本文不仅对文博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能有所推进,并能对故宫博物院及其他文博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建设有所促进,保证其文物及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其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其健康发展,提高其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