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空间结构
李公麟
山庄图
摘要:
空间结构是绘画形式的基本要素之一。对空间结构的解读包括空间结构的视觉结果、空间结构方法、空间结构节奏等三大方面,空间结构决定于创作者及其创作母题、创作方法的选用。故宫博物院藏《山庄图》摹于李公麟原本《山庄图》,在笔墨方面改貌较大,基本的空间结构因摹写特性,其原貌得到了较为完整的留存。故宫博物院藏《山庄图》为长手卷形制,具有较为丰富的空间结构面貌、方法、节奏,是学习、精进个人艺术创作过程当中的不二法门。
本文将分为四章针对故宫博物院藏《山庄图》的空间结构展开研究:第一章重视时代背景与画家本人的互动作用,借由文献进入北宋元祐文人集团的文艺视域,探究置身其间的李公麟的艺文倾向,进而结合北宋年间盛行画论中的山水之法,探究李公麟潜在的山水画空间观念;第二章重视实地田野考察的作用,精读故宫博物院藏《山庄图》画面景象,结合龙眠山实地田野考察的结果,探究龙眠山与《山庄图》的关系,并排除《山庄图》原本为今天观念当中实地写生的可能;第三章重视历代文献的作用,首先对故宫博物院藏《山庄图》跋文内容作基本的考辨与梳理,初步探究《山庄图》母题倾向,其次对苏氏兄弟题跋内容进行考辨,得出苏辙的题跋内容或非实地心得,而为观画所作的结论,最后结合《山庄图》中具体的形象要素及其文化意涵,得出《山庄图》有李公麟突出的主体性作用,反映出的思想倾向是以儒为本位,以佛禅理悟作为“求诸己以证性命已”的方便路径,其内核为儒家的归隐母题;第四章回归画面本身,结合李公麟的山水画空间观念的研究成果、《山庄图》的母题研究成果,对故宫博物院藏《山庄图》的空间结构方式和节奏展开由表及里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