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核心竞争力
品牌基因
资源基础理论
Ucinet 6
摘要:
近年来,我国加强对于中华传统文化重视程度,存有丰厚历史文物的博物馆,被放到了更重要的位置上得到了政策的支持和市场的认可。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是一个地方历史文化沿革的展示场。但国内博物馆的发展面对着免费开放与经营收入之间的矛盾,不同规格博物馆存在着资源、竞争力、吸引力、专业水平之间的悬殊差距。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利用市场资源成为博物馆发展共识。而在市场化的组织建设、营销推广、资本运作、市值管理等建设途径中,对于非营利性组织的博物馆最有效的选择便是组织建设,关注组织建设就要关注到博物馆的社会关系主体的建设。
在博物馆市场化发展的学术研究领域,国内外从公众、管理者、制度体系、外部产业集群等多方面进行了社会关系的研究,但关于整体社会网络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故宫博物院为研究对象,基于核心竞争力理论、品牌基因理论、资源基础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提出假设:市场水平提升背景下博物馆的社会关系网络存在变化,并且不同社会关系从不同方面发挥着作用。
不论是管理水平还是市场化水平,故宫博物院都是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地。本文选取其院史编年的标题作为研究样本,通过词频分析、定性编码和社会网络分析,使用Nvivo 11、Ucinet 6、NetDraw软件,了解了故宫博物院发展的整体概况、提取了相关社会关系主体,并得到不同阶段不同主体的作用差异和变化。
通过提取故宫博物院相关社会主体后,编码得到故宫博物馆社会主体分类表,包括了3个大类和17个小类。参考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中的点度中心度、紧密中心度、中介中心度和特征向量中心度,分别对应了网络中关键人、传播者、中间人和贡献者四种角色,作为衡量社会主体角色的指标。采用定性研究,将故宫博物院发展按照重要节点分为五个阶段,衡量不同主体在不同阶段中承担的角色是否存在变化。同时在品牌基因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体结构模型,观察不同社会主体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所处位置,为其价值和发展提供参考。
对比不同主体之间指标差异和同一主体在不同阶段的指标变化,得到市场化发展下博物馆社会主体间的角色差异和结构演进,得到以下结论:(1)社会主体增多(2)主体角色集中(3)组织结构演变(4)角色结构失衡。最后,对于博物馆市场化的高质量发展,本文从这四个方面提出建议:丰富博物馆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细化博物馆相关主体的责任分工、优化博物馆组织结构和组织效率、博物拓宽馆发展与宣传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