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名公书判清明集
档案文献编纂
编纂思想
当代价值
摘要:
《名公书判清明集》又名《清明集》(以下统称《清明集》),其为收录南宋中后期司法诉讼的档案文献汇编。全书一共包含十四卷,主要为官吏、赋役、文事、户婚、人伦、人品及惩恶七大门类,记载着南宋中后期民间纠纷与司法裁判的真实情况,是研究南宋历史的重要史料,对我国档案文献编纂事业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对《清明集》开展研究,不但能够拓宽档案文献编纂学研究的范围,而且能够深入挖掘《清明集》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上的重要价值。本文在充分检索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借鉴前人的优秀研究成果,从档案文献编纂的角度对《清明集》的编纂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以下六个方面对《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进行系统性研究:
第一部分为绪论内容,通过分析档案文献编纂学与《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背景,总结本文的研究意义与价值,接着梳理国内外有关《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与文献研究,充分了解已有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成果,以期为本文的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而后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展开对《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的研究,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部分为《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的概述内容。首先对文献、档案文献、历史文献等基础概念进行界定,分析档案文献编纂与历史文献编纂的联系;其次,剖析档案编纂理论与档案信息开发理论的内涵以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最后,总结《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如实记录、审慎取材的编纂特点为后文具体编纂情况研究做铺垫。
第三部分为《清明集》题卷名、背景与选材解读。全文以《清明集》点校本为文本基础,通过解读编者对《清明集》题名卷名的命名,揭示其汇编意图;从时世背景着手,了解编者汇编时所处的情况与环境,对《清明集》内容部分进行分析,进一步深化其研究。
第四部分为《清明集》的版本流传与档案文献编纂。本章采用历史文献学相关基础理论与方法对《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内容展开研究,首先结合文献资料,介绍《清明集》的版本流传,究其根本,仍是以宋刻本与明刻本为基础,并对两版本作以区别联系分析。其次,从《清明集》档案文献的标点、分段;繁体字的处理;问题文字的校勘;编纂内容的删减四个方面分析《清明集》的编辑情况。最后,举例论述《清明集》的注释编写与编辑说明撰写情况,旨在通过以上分析使读者了解《清明集》编纂工作的重点。
第五部分为《清明集》中蕴含的档案编纂思想分析。首先,从汇编成书但未署名分析编者具有君子型档案人格;其次,通过具体案例总结从向上转变为向下、由虚拟转变为现实的档案编纂视角;最后,分析《清明集》“因事为目,以类为次”的编排体例,总结归纳其简洁平实、叙事凝练的行文风格,展现编者汇编思想。
第六部分为《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的价值及启示。结合前文具体研究内容,归纳《清明集》档案文献编纂的价值及对当下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其编纂价值主要有促进宋代档案编纂发展、奠定我国司法基础、推进现代档案编纂发展三个方面。而对当下的启示主要为档案文献编纂应坚守真实慎重的原则、编纂选材应注重广泛丰富且具有真实性与代表性、编纂成果应注重社会价值几个方面,通过对其档案编纂价值与启示的总结,希望能够推动我国档案文献编纂事业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