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
作画时间
底本来源
绘制意涵
绘画特征
图像释读
摘要:
北宋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自问世以来就广为人知,自此以后,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的仿本频频出现,其中明朝仇英款的《清明上河图》和清乾隆朝的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最为有名。但是,当今学界对于张择端本《清明上河图》和仇英本《清明上河图》的关注度远高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并且针对前两者所作的相关著述、论文、期刊文章等层出不穷。本文以清院本《清明上河图》为研究对象,分四个章节展开分析探讨,第一章通过对目前对宋、明、清三个版本的《清明上河图》研究作整理和分析,发现相比于其他两本,目前大陆学界对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个案研究较少。所以,笔者认为可以将其绘制背景、绘画风格及图像分析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作关于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个案研究。第二章通过对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作画时间、底本来源和绘制意涵三方面进行考证、比对分析,认为此画是乾隆元年由乾隆皇帝敕令,并以乾隆初期内府所藏的各“苏州片”为底本所绘的。第三章将清院本《清明上河图》的绘画特征与宋、明版《清明上河图》作比较研究,认为此本风格很大程度上受到了乾隆皇帝和西洋传教士的影响。第四章运用图像学的方法分析画卷中的风俗,如“放纸鸢”、“荡秋千”、“踏青”、“肩担戏”、“乞丐”等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