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清明上河图
传递信息
文本类型
摘要:
在新时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走出去”成为提高国家国际影响地位的一大趋势。与此同时,文化翻译也越来越受到译者的欢迎。北宋张择端创作的《清明上河图》以其惊人的长度及对繁华生活的再现,成为中外画坛的极品,而对于这一画作的介绍和研究更是层出不穷,虽然这幅画是静态的,但译者可以通过自己的翻译,将作者笔下想要传达的无声繁华和文化之声传递给目标读者。因此,笔者选取了香港著名学者薛凤旋的《<清明上河图>北宋繁华记忆》一书进行翻译实践,书中对这幅画的内容进行了详细介绍,能极好的展示这幅画的细节和风采。赖斯的文本类型理论针对各类文本提出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及原则,将文本概念、翻译类型、翻译目的联系在一起,这为文化翻译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此次翻译实践的文本属于“信息类文本”,在文本类型理论的指导下,笔者力求语言表达准确与信息传达到位,再现原文内容,并兼顾目的语语言风格,从而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笔者选取了该书的全部正文内容,在深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到原图所描绘的古都开封进行实地采风,不断斟酌各个词汇、句子、及篇章的翻译,从而不断完善了本次汉译英翻译实践。笔者列举了此次翻译实践中的一些典型案例,以忠实原文信息并遵循目的语表达习惯为翻译指导原则,并采取了直接翻译、解释、拼音、借译、缩写、调整、增译减译、增进理解、提高语言衔接连贯等各种方式来解决翻译中遇到的问题,以说明信息类文本应如何实现译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兼顾。通过对此次翻译实践的回顾和总结,笔者陈述了实践所得,同时也反省了自己翻译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希望对自身今后的翻译学习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