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仇英
清明上河图
纺织
服饰
摘要:
明代画家仇英借鉴了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基本构图,将长期观察和接触到的生活风貌绘制在长卷中。画中景物具有年代及地域性特征,生动地展现了苏州的社会景象。仇英《清明上河图》内容丰富,技法精湛,在绘画艺术、人物等多个领域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而本文侧重从纺织服饰方面展开对这幅画的研究。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仇英《清明上河图》中有着丰富的纺织服饰图像。这些图像主要包括售卖纺织品的商铺、染坊、不同人物的衣饰着装等。进一步观察发现,商铺售卖的纺织品包括棉织品、麻织品、丝织品。就图中各类纺织品的售卖情况,查阅文献资料,综合分析可以得出棉织品和丝织品在市场上流通的数量较多,而麻织品的数量却相对较少。虽然图中染坊数量少,但是从染坊的内部结构来看,染坊间内工具完备,包括染灶、千斤担、元宝石、晒布木架等,这些染整工具是研究明代染坊染色工艺的重要素材。从图中可以清晰看到染坊所处的位置和周边环境,染坊靠近水源、远离城区,既方便生产又减少对百姓影响,表明当时人们已经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统计图中人物服色和织品颜色,可以推测纺织市场上的流行色调主要以黄、绿、青、蓝为主。依据画中不同人物的身份可以将其分为簪缨世胄及家眷妻女、士庶阶层、士兵,观察这些人物的着装,发现他们穿衣样式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图中的衣饰风格和色彩更是研究明代服饰文化的重要图像史料。通过分析仇英《清明上河图》中与纺织服饰相关的商铺,总结出苏州纺织服饰业的运营特点:其一,规模化的消费市场;其二,专业化的生产形态。而苏州作为纺织品集散地,主要得益于当地水、陆双道的地缘优势。另外纺织服饰业较前代有所发展,这与织造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比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仇英《清明上河图》描绘出的纺织服饰内容更加丰富且具有时代特征,反映了明代苏州的社会风貌,是研究明代社会生活和民间文化的重要参考。总之,研究仇英《清明上河图》不仅有助于了解明代纺织服饰业的生产过程和发展概况,也能观察和认识明代苏州的社会生活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