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脾胃湿热
穴位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升清明目饮联合穴位压力明目护眼贴(以下简称“穴位护眼贴”)治疗脾胃湿热型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性干眼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观察法,收入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期间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眼科门诊就诊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脾胃湿热型MGD性干眼患者共120例(240眼),随机分为两组,有效病例109例,试验组52例(104只眼),对照组57例(114只眼)。两组患者均采用“热敷、按摩、清洁”基础治疗,包括温水熏眼、睑板腺按摩挤压、玻璃酸钠滴眼液点眼,睑板腺按摩治疗后常规应用广谱抗生素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抑菌,并缓解操作带来的短暂不适。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将温水熏蒸改为升清明目饮熏眼后口服,并加予穴位护眼贴贴敷治疗。治疗周期为4周,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评分(包括干眼程度评价、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泪膜稳定性指标(包括FBUT、SIT、泪河高度)和睑缘及睑板腺指标(包括睑缘形态变化、睑板腺口堵塞程度、睑板腺排出能力、睑板腺分泌物性质)的数据,整理后选用SPSS Statistics 25软件对数据统计学分析评价。首先对计量资料进行正态性检验,对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行方差齐性检验,若正态且方差齐,则该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组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而组内则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而符合正态分布但方差不齐,或是不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则用中位数(四分位间距)M(P25,P75)表示,使用非参数检验。本研究内所有检验,均采用双侧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P<0.01为差异性显著标志。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中国干眼问卷量表评分,以及治疗前的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稳定性指标、睑缘及睑板腺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以上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可相互进行比较。本次临床观察研究证实,对照组(基础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8.42%,试验组(在基础治疗上加予升清明目饮联合穴位护眼贴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15%,两组治疗均提示有疗效,且统计学数据显示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χ2=16.860,P=0.000<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观症状评分、泪膜稳定性指标、睑缘及睑板腺指标进行组内比较,两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主观症状和MGD的体征,泪膜稳定性均得到提高(P=0.00<0.05)。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0.05),试验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眼睛局部和(或)全身不良反应,初步判定符合安全性标准。结论:基于基础常规疗法予升清明目饮联合穴位护眼贴治疗可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MGD的体征,促进睑酯分泌排出。其疗效优于“热敷、按摩、清洁”基础治疗。该研究初步证实了此疗法的安全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以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