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美食纪录片
仪式
情感认同
摘要:
在人类诞生之初的远古时期,人们冥思苦想渴望获取食物,在不断与自然博弈的过程中巫术随之诞生,这既是获取精神慰藉的一种特殊方式,也是人类活动中早期的“仪式”。仪式寄托着人们内心深处最真诚美好的情感。四时八节,屡变星霜,从春节、上元、清明到端午、重阳、除夕,岁时伏腊,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佳节的内涵不断丰富,对于仪式感的追求始终如一。这些自古以来就被遵循和推崇的仪式内容,寄托着对一切美好的渴望,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情感潜质。美食是仪式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在仪式中承担着情感传递的重要任务。一日三餐,“果腹”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因而食物与任何人的关系都是无法避开的。但“食”不仅仅是为了果腹,也是一种富有文化内涵的活动。美食链接着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和仪式一样,美食同样具有丰富的情感潜质。情感是影视作品与受众建立沟通的重要桥梁,研究美食纪录片中的仪式呈现与情感认同即是研究与受众如何建立情感上的有效沟通。本文在绪论部分重点论述了研究缘起,并对美食纪录片、情感认同以及仪式的相关内容做出了理论梳理,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进行内容创作。本文在创作的过程中结合多部优秀美食纪录片以及自己的毕业作品《烟火人间》进行具体分析,探究了美食纪录片中仪式呈现与情感认同的问题。本文的主体内容一共分为四个部分,首先论述了美食纪录片中美食、仪式与情感三者的关系,美食纪录片将仪式中真挚而多元的情感呈现出来,这些情感的融入丰富了美食纪录片的内涵;其次分析了实现情感认同的仪式内容及其要素,美食纪录片中的仪式内容由传统岁时节日仪式和民俗庆典活动仪式构成,场景、物件、人物等要素组成了仪式内容,仪式的介入丰富了美食纪录片的内涵。随后论述了表现这些内容要素的具体呈现形式,运用恰当的视听形式、影像符号修辞形式以及时空配置形式呈现仪式,对情感认同的实现有着积极意义。最后提出了当前创作过程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美食纪录片的创作始终围绕着“美食”进行,仪式的介入可以丰富美食纪录片的文化内涵,赋予美食纪录片更加多元的情感潜质,从而使美食纪录片在呈现仪式的同时,拥有了实现情感认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