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土形象
美食纪录片
媒介地理学
乡村振兴
饮食文化
摘要:
自《舌尖上的中国》开播以来,我国各地方的美食纪录片通过官媒、网媒、自媒体等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美食纪录片聚焦乡土美食故事,展现涵盖了“故乡”“家园”意义的饮食文化,让中国乡土形象的内涵在不同的语境下不断被丰富。因此,美食纪录片作为一种人文类纪录片类型,根据美食所处乡土地理的选择,阐述其客观基础和时代背景,从而对文化形态的塑造造成影响。同时,中国美食纪录片“以小见大”的特征,从美食切入,承载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重任。因此,本研究选择用媒介地理学的理论框架来进行中国美食纪录片乡土形象建构研究。本研究运用媒介地理学的理论,以多部中国美食纪录片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中国美食纪录片的发展现状以及建构乡土形象存在的问题。发现当前我国美食纪录片对乡土形象的建构存在叙事主体单一、影像风格刻板等现象,导致其在塑造乡土特色方面缺乏吸引力与感染力。经由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剖析,本文结合文献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从空间、时间、景观、地方和尺度五个媒介地理学基本概念出发,对选取的美食纪录片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参考性建议。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对全文内容进行概括,介绍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研究框架,探究美食纪录片与乡土形象的关系。第三部分乡土形象多维度观照,分析中国美食纪录片建构乡土形象的方式及其呈现的具体形象,主要从美食纪录片中乡土形象的空间叙事、乡土时间呈现、乡土景观展示、乡土地方形象、乡土人物群像、乡土经济形象展开研究。第四部分媒介尺度下的乡土形象建构的启示,从联系媒介与地理最重要的两个尺度,本土性和全球性,对乡土形象的传播进行整体性的总结和反思,试图对中国美食纪录片建构乡土形象的方向进行说明,从而讲好中国乡土故事,进行更有效的对外传播展开论述。最后结语部分,总结与归纳论文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