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水电站
移民
库区
可持续发展
摘要:
嘉陵江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位于苍溪县境内,紧靠昭化区。该工程是嘉陵江广元段上大型控制性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以防洪、灌溉、发电、供水为主,辅助水路运输,并具有拦沙减於等综合效益。2006年7月,为更好地解决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移民问题,国家出台新的条例(国务院471号令)提出多渠道多途径安置移民的要求,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征地补偿标准按照(水总[2009]526号)文件执行,该工程也是瀑布沟电站之后安置政策“大变”第一个水利水电项目,是我国大型水利水电项目移民搬迁工作进程中的一个积极创新尝试。由于搬迁安置途径多元化较好地解决了移民人地矛盾突出问题,使得移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集中向城镇中转移,从而加快移民区域内的城镇化发展趋势,提高城镇化比率,进而改善移民生存环境、提高移民库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因此研究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借鉴。解决亭子口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发展存在的问题,要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去研究移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和统计分析法相结合,先阐述移民、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接着结合系统理论分析影响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因子,指出其移民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有利导因子和限制因子两类因子在起作用,并对其构成范围、作用机理和定量表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然后着重分析了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影响内容。指出水库移民是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移民对社会、经济与环境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在前面综合分析的基础上阐明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指出移民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并进一步得出库区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控制人口增长,转移富余劳动力,提高人口素质。按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发展经济,建立满足移民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运营机制。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包括利益驱动机制、目标导向机制、法律法规约束机制。从而完成了对水库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论阐释。其次以昭化区亭子口水利枢纽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为例,釆取调查研究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进行量化、因果分析,重点剖析移民安置中各种安置政策的利弊,移民适应度,出现的不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方法,并为今后四川省,乃至全国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搬迁、移民安置、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点可供参考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