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服
汉服消费
艺术特征
消费意向
结构方程模型
计划行为理论
摘要:
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趣缘共同体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该群体成员除了礼仪或文化活动,甚至将汉服作为一种日常穿着,身体力行的将其传播与发展成团体运动,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目前,学界对汉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概念阐述、汉服复兴及创新设计、汉服文化传播研究、汉服消费与产业发展四个方面。汉服消费是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并且目前对汉服消费的研究更多从产业等宏观方向展开,缺乏对消费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根据目前汉服研究的薄弱之处与发展趋势,本课题从汉服消费出发,利用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图例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青年汉服消费者的汉服消费意向以及消费意向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到服装设计实践当中。首先,依托文献与采集的图片资料,对汉服概念进行梳理,将汉服立足于当代,重新界定汉服概念。对汉服的发展进行溯源,总结汉服发展的阶段,提炼汉服的演变特征,并从汉服的造型、色彩、面料、图案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探究汉服的艺术特征,从而对汉服基本面貌形成较为全面的了解。其次,为了探究青年汉服消费意向,采用问卷调查法,对609份问卷进行数据分析。从人口特征与汉服消费意向两个方面展开,得到青年汉服消费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收入的分布特征,并从性别出发分别探究男女青年汉服消费者对汉服造型、色彩、面料、图案、价格的消费意向,比较两者的差异性。再者,对青年汉服消费意向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对26名青年汉服消费者进行半结构访谈,所得资料运用扎根理论进行层级编码,得到社会环境、个人因素、产品因素、收益认知是影响青年汉服消费意向的主要因素。再以个人因素的核心民族文化认同为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构建青年汉服消费意向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通过实证分析,证明其影响路径的可靠性。最后,基于青年汉服消费意向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设计启示,为后续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充分依托前文研究成果,在消费意向的指导下,根据设计启示完成汉服与汉元素服装的设计实践。这为汉服设计理论以及现代服装设计理论的完善提供了借鉴,为我国传统民族文化现代化拓宽了形式,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民族服饰市场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