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汉服
初中美术
教学实践
摘要:
服饰是一个民族文化构成的最直接的外在表现,民族文化与服饰有着密切联系。研究民族服饰文化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对民族服饰的研究越来越多。人们对各民族服饰有了更加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汉服。汉服又称“汉民族传统服饰”,是民族文化瑰宝。但汉服自清朝剃发易服之后就走向了衰落的道路,人们对汉服的形制、发展、内涵等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故而阻碍汉服的发展。为了推动汉服的发展,本文将重点研究汉服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促进汉服的传播与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心,还能促进中学术课程的多元化发展。
本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汉服融入初中美术课堂的基础。从研究汉服和美术教学的概念和内容出发,继而对汉服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相关理论研究和价值研究,根据概念和理论,论证汉服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第二部分是汉服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调查与分析。笔者从三分维度,四个方面对考察学校进行了调查:学校的硬件条件、教师对汉服知识的掌握学生对汉服学习的兴趣以及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的调查。根据调查结果详细的分析了在学校落实该实践是可行的。第三部分是以第二部分分析得出的结果,从四个学习领域阐述其中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教学设计框架图。第四部分是按照第三部分科学的教学设计思路和框架进行实践。汉服融入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的具体方案:《与君初相见—汉服》《与君再相识—绘画艺术中的汉服》《设计·汉服纹样》《制作·充满个性的现代服饰》和《少年强·扛起汉服复兴大旗》。通过这五个案例,展示了本研究的实践的重要环节。第五部分是笔者对本研究的总结与展望。总结实践取得的成效和实践中的不足之处,为之后对汉服的研究给予帮助。最后一部分是结论。从宏观的角度对汉服融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做出总结。
本研究希望能够在推动汉服的继承和发展之外,丰富当下美术课程的多样性,为美术课程增添一抹不一样的色彩。作为一名汉服爱好者来说,能够在初中课程中开设汉服主题的美术课程,不仅可以传播汉服知识还能促进汉服的发展与创新,从而培养学生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自信和热爱,坚定民族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