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服饰文化翻译
翻译规范论
图里
中国服饰文化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现阶段中国要展示其独特文化魅力,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研判并实施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策略,不断提升其国际话语权和世界影响力。作为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服饰文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传递和表达着人们的生活理念和审美理想,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一环。本翻译实践报告在节选翻译《中国文化时尚史》的基础上进行撰写。该书共有三册,为《中国时尚文化史——先秦至隋唐卷》,《中国时尚文化史——宋元明卷》和《中国时尚文化史——清民国新中国卷》,分别从服装、头饰、配饰,文化饮食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从先秦到民国时期的主体时尚文化潮流,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本翻译实践选取与服饰相关的五个小节作为翻译实践文本,具体为《中国时尚文化史——先秦至隋唐卷》第四章第三节和《中国时尚文化史——清民国新中国卷》第十章第一至第四节。这五个小节展现了千年来中国服饰文化的巨大变化。本翻译实践将图里规范论作为指导理论,将翻译规范与服饰文化相结合,总结服饰文本中译英的实践经验。本翻译实践报告简要介绍中国服饰文化背景以及部分学者关于服饰的翻译研究的现状,梳理中外关于图里翻译规范理论的文献综述及该理论对于本次实践的指导意义,记录本次翻译的实践过程,并通过具体译例分析以说明译者如何在该理论的指导下,使译文达到“可接受”的标准,最后总结本次翻译实践经验。本翻译实践发现:因文本涉及众多服饰术语和注引,译者需深入了解文本背景,运用网络资源和纸质书籍查阅相关资料。在字词层面,译者对术语采用注释法以传达其主要含义;在句子层面,译者则多根据英汉双语特点将译句按逻辑理性原则重构。译者具体采取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文本增删、文本分割和文本重置以及修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