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动态影像设计
汉服
虚拟身体
视觉主体
摘要:
图像主因型社会下动态图像的传播是汉服兴起的原因之一,依靠动态图像这种形式也是互联网背景下文化传承的趋势。从互相可见的形体,到不可直观的文学表述,到博物馆中重见天日的实体,再到静态图像,最后到动态图像,汉服历经了不同的载体,也最终在动态的图像媒介时代中找到了更加适合的土壤,重新逐渐被大众所接纳。
汉服在动态的图像中也逐渐从边缘化的影视服装,渐渐成为了影像表演的主体,完成了从视觉边缘到视觉主体的跨越。汉服视觉边缘的性质,主要来源于传统影视剧中,汉服主体性的欠缺:其一,由于传统古装影视剧的叙事性,汉服自身纯粹的审美不能被直接表达;其二,汉服成为了被异化的东方文化符号,被西方文化审视,被东方其他文化偷窃,渐渐丢失本来面貌。汉服在动态影像设计中却能成为影像的视觉主体,身着汉服的对象不再是影视剧中的角色符号,变为了拥有自我思维的人,连同古典文化,和现代社会环境一起,共同构建出了汉服的虚拟身体。
在动态影像设计中,汉服通过虚拟身体和环境的融合设计,汉服形象的解构设计,以及“超真实”化的真实臆造,解开服饰学和历史学的桎梏,成为当下社会学中的事物,在传承发扬汉服文化的同时,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中。
汉服的动态影像设计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多维的时空律动特征,灵动的造型构建特征,和直接的视觉美感特征。第一个特征是汉服在静态影像和动态影像中对比得出的;第二个特征是汉服和其他不同形象在动态影像中对比得出的;第三个特征是汉服在传统影视剧和动态影像设计中对比得出的。根据以上特性,笔者将汉服的抽象信息进行图形的视觉化,汉服主体的搭配采用混搭的形式,并通过柔焦和慢速快门的拍摄,留白的构图和慢动作剪辑等手法,进行汉服的动态影像设计实践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