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速列车
运行仿真
冲突检测
云计算
运行态势辨识
证据理论
可转移信度模型
摘要: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发展迅速,运营效率成为了衡量高铁网络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列车运行过程中,由于不可预测的内外部因素的干扰,可能会使列车无法按照预定的时刻表运行,导致其实际运行的时刻表与原行车计划中的时刻表之间产生差异,影响铁路运输效率。因此,在列车的运行图受到干扰时,需要列车调度指挥系统及时调整列车实际运行图。我国通过全国铁路局的协同运作来实现对全国铁路网络的调度指挥,而云计算具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本论文研究基于云计算的列车运行并行仿真与冲突辨识,以提高列车调度指挥优化计算的效率。本论文列车运行态势是列车运行轨迹变化趋势的描述,能够反映列车的运行状态变化,列车在不同的运行计划下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运行态势。如何实时辨识列车当前的运行态势,判断列车是否处于异常的运行状态,及时对运行存在异常的列车进行调整,避免列车产生存在冲突的时刻表,保障铁路网络的运营效率,成为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具体而言,为了实现对高速列车运行过程的预测和对其潜在运行冲突的检测,本文研究高速列车运行仿真模型与基于该模型的列车冲突检测算法。进一步,针对大规模高速铁路网络环境下,列车运行仿真及列车运行冲突检测对于准确性和实时性的要求,本文研究了基于云计算的高速列车运行并行仿真模型。为了能够准确地判断高速列车的运行是否存在异常,提前发现可能导致列车发生冲突的潜在因素,本文研究了基于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的列车运行态势辨识算法。为了能够保持列车运行态势辨识的结果在大规模铁路网络下依然具有强实时性,本文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证据理论的列车运行态势辨识算法。基于列车实际数据,对本文所研究的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计算实时性进行了仿真验证。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以及创新点总结如下:
(1)为了对高速铁路网络中运行列车的时空关系问题进行量化分析和仿真计算,提出了高速列车运行仿真模型。该模型根据高速列车在我国列控系统下受到的各类时空约束条件,结合元胞自动机,确立列车的速度和位置更新规则。为了检测列车间是否存在潜在的运行冲突,在高速列车运行仿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列车运行冲突检测算法。算法针对相邻列车间可能产生的区间冲突,通过仿真预测同向行驶的列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位置区间之间是否存在交集的方式,检测列车运行的潜在区间冲突。仿真测试结果表明,该高速列车运行仿真模型能够较准确地对铁路网络中运行列车的时空关系进行仿真,冲突检测算法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列车运行的潜在区间冲突,且冲突化解策略能够选择效果较好的调度方法对冲突实施化解。
(2)为了提高大规模铁路网络列车运行仿真模型的计算效率,增强仿真预测的实时性,提出了基于云计算的高速列车运行并行仿真模型。该模型基于列车行车许可的生成过程和工作原理进行设计,根据列车的进路信息、相邻列车信息、调度命令等计算列车的行车许可长度及速度,由此建立列车运行的时空约束条件。在列车速度位置更新规则中融入了一步预测的思想,避免了列车从加速运动状态直接转为减速运动状态的问题。为了降低大量列车运行仿真预测的时间成本,该模型采用了并行计算的方法来实现,将待仿真列车分散到Spark云计算平台的各个计算节点上同时进行仿真计算。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云计算能够有效减少列车运行仿真在处理大规模列车时所需要的时间成本,极大提高了仿真预测结果的实时性,为列车处理未来可能的潜在风险提供了更多的冗余时间。
(3)为了能够辨识列车运行态势,判断列车运行轨迹是否出现异常,提出了基于D-S证据理论的列车运行态势辨识方法。该方法将列车的运动模型和运行状态组合成列车的运行参考模型,依据列车的参考模型来建立列车运行态势的识别框架,利用D-S证据理论分析列车运行数据,识别列车的运行状态,判断列车的运行是否符合预期。提出了基于列车对闭塞分区占用时间的列车运行态势Mass函数定义,通过D-S证据组合规则推导了列车在相邻闭塞分区之间运行的过程Mass函数。在实验分析中利用该方法对一实际事故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结果与实际事故报告发现,列车运行态势辨识算法能提前有效识别出事故列车的运行状态,并在事故发生之前提前发现列车的运行异常,起到提前预警的作用。基于D-S证据理论的列车运行态势辨识方法能够自动辨识列车的异常运行状态,调度员可据此及时调整列车的运行,避免列车因异常运行状态而发生运行冲突。
(4)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判断高速铁路网络下大规模列车运行状态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提出了基于云计算和可转移信度模型的列车运行态势辨识算法。该算法基于开放世界的假设,建立关于列车运行态势的识别框架,利用可转移信度模型对实时采集的列车运行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列车的实时运行态势。提出了基于列车速度与位置信息的列车运行态势似然度函数的定义,推导了列车运行态势似然度函数与Mass函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为了解决似然度函数在长时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