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生存期
预后
影响因素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MPAL)患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治疗效果,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并分析2015年1月至2024年1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治疗的68例MPAL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通过门诊或电话进行随访,随访截止时间为2024年12月30日,分析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转归情况,并通过Cox回归分析可能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68例MPAL患者中,44例为B/M亚型(64.7%),22例为T/M亚型(32.4%)。髓外病灶、染色体核型异常和基因突变发生率分别为60.3%(41/68)、54.1%(33/61)和43.8%(28/64)。首次诱导化疗的完全缓解(CR)率为64.5%(40/62),部分缓解(PR)率为16.1%(10/62),随访中位时间为15.2(6.4,34.6)个月。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16.7(12.3,21.1)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49.9(32.7,68.3)个月。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可以改善MPAL患者的OS(HR=3.352,P=0.001,95%CI:1.622~6.927)和PFS(HR=8.973,P=0.004,95%CI:2.008~40.097),是否接受allo-HSCT为MPAL患者OS(HR=2.294,P=0.038,95%CI:1.046~5.028)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MPA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疾病,初诊时大部分患者合并多种高危因素,且初诱导治疗CR率较低,缓解后接受allo-HSCT治疗可一定程度改善患者的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