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干旱胁迫
滨海树种
生物量
根冠比
养分分配
摘要:
【目的】探究干旱胁迫对滨海树种幼苗生物量及K、Ca、Mg分配的影响,为滨海沙地造林树种的选育及提高抗旱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1年生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马大相思(Acacia mangium×***)和黑木相思(***)4种滨海树种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和轻度、中度、重度干旱胁迫处理(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60%、50%和40%),研究干旱胁迫对不同树种根、茎、枝、叶生物量及K、Ca、Mg分配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树种、器官及其两两交互作用对生物量和K、Ca、Mg分配量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尾巨桉的全株生物量在重度干旱胁迫下显著增加(P<0.05),而黑木相思的全株生物量显著减少(P<0.05);木麻黄、尾巨桉和黑木相思的根冠比在中度和重度干旱胁迫下增加,而马大相思的根冠比减少。木麻黄根、茎的K、Ca、Mg分配量在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均增加,而其枝、叶的K、Ca、Mg分配量均减少;尾巨桉根的K、Ca分配量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均增加,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其根和叶的Mg分配量增加,而枝的Mg分配量减少;马大相思各器官的Mg分配量在不同干旱胁迫处理下均减少,其地上部分(茎、枝、叶)的K、Ca分配量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均减少;黑木相思各器官的K、Ca、Mg分配量在重度干旱胁迫下均减少。相关性分析表明,干旱胁迫下滨海树种同一器官K、Ca、Mg分配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但根与叶的K分配量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不同树种采取不同的生物量及养分分配策略响应干旱胁迫:木麻黄和尾巨桉主要通过增加地下部分的生物量和提高根、茎的K、Ca、Mg含量以保证植株的正常生理代谢;马大相思和黑木相思各器官生物量变化较小,主要通过降低各器官的K、Ca、Mg分配量以提高养分的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