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业物联网
主成分分析
传感器技术
4G通信
蓝莓种植技术
摘要:
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大规模应用,已经给许多传统产业的升级带来了巨大便利,农业物联网就是物联网技术与第一产业结合的典型案例。借助农业物联网技术,大幅提高了生产收益,尤其是经济作物。在诸多经济作物中,蓝莓逐步被市场接受、广泛种植。但由于大规模蓝莓种植起步较晚,且蓝莓种植过程中对种植环境以及生产技术都有较高的要求,造成现有的蓝莓种植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人工种植经验中对土壤矿质以及水肥的非精确改良和控制,容易导致蓝莓对各类营养的转换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同时非实时反馈的监测系统,无法处理突发状况,导致生产种植过程中对突发状况处理不及时,造成经济损失。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利用物联网技术,综合考虑实验基地土壤特点,研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蓝莓生产监测系统,主要包括蓝莓矿物质营养吸收模型、基于多传感器的蓝莓生产信息采集设备、远程服务器监测软件三部分内容。文章具体工作如下:1.建立了不同蓝莓品种对土壤矿物质营养吸收模型。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模型,基于实验地块采集的土壤矿质数据以及不同蓝莓品种叶片矿质数据进行建模分析,得到蓝莓对土壤中矿物质营养吸收情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参考实际种植数据,该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合,为蓝莓种植生产前期的土壤改良提供了有益指导,同时为后期的物联网在线监测系统提供了基础数据,基于蓝莓矿质营养模型,依托远程服务器资源,设计实现了蓝莓矿质营养监测系统。2.设计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蓝莓种植生产监测系统。本文根据蓝莓生长过程中的需求,选择相应的环境传感器模组,搭配STM32F103ZET6单片机,实现对蓝莓种植生产环节的环境监测,持续供电以及数据传输。在底层硬件基础上,本文完成了远程服务器监测软件的设计,远程服务监测模块实现了数据收发、存储,并利用信息发送实现了实时预警,实现了蓝莓种植生产环境的在线实时监测。3.在软硬件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了硬件系统的组装测试以及服务端软件的测试。硬件系统经过与标准监测器具的对比测试实验,土壤温湿度、土壤酸碱度、空气温湿度、光照传感器均符合实验要求。同时,将本文监测系统与现有的其他两种监测系统,在用户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模糊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本文监测系统推荐度为0.86408,为三者中最推荐系统,设计满足用户需求。通过上述主成分分析模型构建求解,物联网系统搭建以及实际测试,本文实现了蓝莓种植生产过程中矿质营养吸收的最大化,以及生产环境的实时监测,为蓝莓的高效生产种植提供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