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行李追踪
联盟链
隐私保护
智能合约
RFID
摘要:
“十四五”规划提出,预计在十四五末,我国的民航旅客及行李运输规模都将踏入新阶段,而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单月消费者投诉情况显示,旅客行李服务投诉在投诉类型中排名第三,占11.63%,存在许多问题。现有行李信息化和处理系统现状和存在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行李追踪所获得的数据一般存储于中心化数据库,一旦中心点服务器出现问题将导致全网崩溃,并且处理纠纷时也面临数据篡改问题。其次实时追踪的不同部门之间的没有完善的数据共享机制和平台,存在信息孤岛。再次现有数据共享方式是粗粒度的,旅客信息向整体业务链公开,不能保护数据隐私。另外区块链不能存储图像,制约了行李追踪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最后行李数据的产生和传输将达到空前规模,对实时追踪系统的可扩展性提出了很高要求。一方面,针对传统集中式数据库过于中心化以及信息孤岛问题,第一,设计了基于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和区块链的实时行李追踪系统方案,利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可溯源性特性,实现行李实时处理信息自动存入区块链,不仅保证行李数据的安全存储,而且增加行李追踪流程的不可篡改性。第二,设计多环节自动上链程序,该程序在值机、安检、分拣、装机、装车、到达这六个行李追踪基本环节上,自动获取行李追踪信息并存入区块链,利用了RFID自动、远距离识别的特点,避免了数据记录差错,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机场作业自动化水平。第三,利用区块链去信任化的特点,设计基于联盟链的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不同机场间的合作,并且开发自动化智能合约,实现对行李数据管理、共享控制管理等功能,不但避免了信息孤岛,而且便利了信息共享。另一方面,针对隐私行李数据保护和区块链系统扩展性不足的问题,设计了基于区块链-边缘架构的隐私保护架构。第一,在存储扩展性方面,设计了基于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与ABE(Attribute-Base Encryption,属性基加密)的边缘存储系统。实现“链下存储,链上索引”,解决区块链存储规模有限的问题。第二,在隐私保护方面,采用多通道设计使得不同业务加入不同通道,实现粗粒度隐私保护;设计基于区块链与ABE算法的访问控制机制,避免恶意的数据窃取,保护个人隐私,实现细粒度数据保护。第三,在性能扩展性方面,将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协议进行简化为CS-PBFT(PBFT consensus based on credit score),针对联盟链的授权访问特性以及行李追踪的业务场景,通过简化后的一致性协议降低节点间的通信量,同时通过节点信用积分机制剔除系统中故障节点,来提高系统长期运行效率。最后,对于本文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行李追踪系统进行了测试,开发了软硬件原型系统,对RFID系统数据获取、CP-ABE加解密、边缘存储系统、数据上链、智能合约数据共享与管理等功能进行了验证,保证了系统的可重现性,并验证设计是否能满足实际业务需要。测试表明,所研究的系统可以保证行李数据的安全性,并可实时更新行李追踪数据,提高行李处理自动化水平,在加强不同机场间的数据安全共享的同时,有效保护旅客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