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RFID
行李运输
成本效益
层次分析法
D-S证据理论
摘要: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通过电磁波实现双向非接触通信的方法,实现自动识别并交换数据的技术。该技术最早于2001年初次引入民航行李运输领域,实现对旅客行李自动识别、定位、读取信息。相较于传统的纸质条形码识别技术,RFID技术不在受限于遮挡、变形等。大幅提高民航行李运输的运行效率,为机场和航空公司节约了大量的成本支出。据资料分析,使用RFID技术后,每年将为全球民航业节省4亿美元的成本支出。因此RFID技术的改造升级将为民航行李运输的管理效能带来巨大的潜力。RFID技术在民航行李运输领域普及推广过程中,受制于投资规模大、RFID成本优势低,且缺乏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没有一套完整的成本效益分析体系作为理论支撑。因此,为了能够证明RFID为未来航空行李运输领域带来更多的便捷和效益,为更多企业上线RFID行李跟踪系统做出决策时提供数据支持,加快推进国内民航领域RFID行李跟踪技术。本文从成本投入和效益产出的角度进行研究,结合RFID在行李运输领域应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构建成本效益评估指标体系并通过对行业专家调查、实地走访、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分析模型中的成本效益指标进行合理化检验。在效益测量过程中,采用AHP层次分析法确定效益指标初始权重。在效益综合评价过程中,引入D-S证据融和理论,对各层次指标进行可信度融合,消除专家评估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评估偏差引起的误差,从而对效益指标体系可靠性等级进行评价,最后对RFID技术应用的成本效益指标进行综合评估。本文以T国际机场引进RFID行李运输系统为实例,通过效益评估模型对技术应用的成本和效益进行评价,验证文章中所构建的分析模型的可靠性。成本效益模型分析把效益从定性指标转化为货币价值,量化运行效率提升与运行成本节约所带来的经济价值。研究表明:(1)T机场RFID行李系统的运营降低行李运行成本;(2)大大提升了行李运输效率;(3)提升旅客行李运输服务体验;(4)一年内的产出效益基本已覆盖投入成本,为企业所带来巨大的潜在效益价值。为中小型机场的高层管理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模型方法,对RFID行李运输系统的改造升级、运营管理提出建议:(1)关注技术应用带来的潜在效益价值;(2)将节省行李错运造成的赔付成本转化为企业效益;(3)优化人力资源的管理,加强员工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