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广西
宋代
耀州窑
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技术
摘要:
受到耀州窑的影响,广西地区的瓷窑在北宋时期仿烧耀器,其中以永福窑田岭窑与容县城关窑最具代表性。近年来的考古工作发现,上林九龙窑与平果头山窑,在生产规模与工艺水准等方面虽不如前者,但颇具地方特色,同为广西地区宋代仿耀青瓷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考古调查,九龙窑应为北宋晚期至南宋初期的青瓷窑,其仿耀青瓷的造型小巧,制作未刻意雕琢;胎质呈灰色或灰白色,釉色青绿并少数开片;装饰以印花为主,题材除菊花一类植物外,多为字装饰;采用匣钵配合支钉进行叠烧,是该时期的典型。
通过科技分析,确定四窑仿耀青瓷样品瓷胎中的Si O2含量仅城关窑较低;四窑仿耀青瓷样品瓷胎中Al2O3含量仅窑田岭窑符合南方地区的低铝特征;Fe不仅是四窑仿耀青瓷的主要着色元素,也在窑田岭窑、九龙窑与头山窑的制瓷原料中占一定的比例;城关窑与九龙窑仿耀青瓷中的碱金属含量,以及窑田岭窑、城关窑与头山窑仿耀青瓷中的碱土金属含量均较高,与窑工所用的助熔剂有关;就瓷釉光泽度而言,窑田岭窑的仿耀青瓷最佳,头山窑次之,城关窑与九龙窑略差;窑田岭窑、九龙窑与头山窑工匠在配方过程中应加入草木灰、石灰石或动物性钙质原料等。
窑田岭窑、城关窑、九龙窑与头山窑的共同点体现在四窑器类、釉色与装饰手法等方面,至于各自胎体与原料、装饰题材和成形过程的细节上则存在差异。这一点应是耀州窑文化适应不同环境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