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脊灰病毒
环境监测
变异
系统进化
基因型
摘要:
环境污水监测是掌握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病毒(Poliovirus, PV)在人群流行或携带状态的重要手段。为了解脊灰疫苗实施序贯免疫策略后山东省PV循环及遗传变异特征,我们于2019-2024年在山东省3个监测哨点开展环境污水PV监测,按月采集污水标本,浓缩后接种细胞进行病毒分离,提取分离物核酸后进行VP1完整编码区的RT-PCR扩增、Sanger测序和系统发生分析。共采集205份污水样本,收获208株PV,均为疫苗相关株,无PV2型病毒或疫苗衍生PV病毒(VDPV)。PV1型73株(占35.1%),与Sabin株相比VP1区核苷酸变异个数≤4,其中变异数为1个的毒株最多,占43.8%;PV3型135株(占64.9%),VP1区变异个数≤8,其中变异数为0个的毒株最多,占50.4%。共发现5株高变异株病毒,均为PV3型。PV1型VP1区nt-268位点A-T变异(35/73)和nt-270位点A-G变异(13/73)是变异最频繁的位点,两者联合导致65.8%(48/73)毒株在该位点发生I-M或I-L氨基酸变异。系统发生分析显示来自不同污水样本的变异数≥3的分离株没有聚集。本研究丰富了人群中存在的疫苗株PV的遗传变异特征,证实了序贯免疫策略实施后疫苗株PV仍存在发生变异和传播的风险,需进一步加强其监测和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