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发展中国家
城市级
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清单
投入产出分析
摘要:
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发展中国家城市在减缓气候变化行动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如果能够关注到城市间的异质性,根据各城市不同的排放特征制定个性化的减排行动计划,将有助于减排目标的实现。然而目前,由于现有的城市投入产出表编表方法很难在发展中国家城市里被应用,导致了城市投入产出表的严重缺失,制约了城市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清单核算研究的开展,这给发展中国家城市从消费侧制定个性化的减排政策带来了挑战。
本论文开发了新的投入产出表非调查编表方法——基于随机搜索算法的次国家级投入产出表编表方法。相比于其他方法,它对城市统计数据的依赖更少,因此适合在极端数据条件下进行编表,解决了目前部分城市无法编表的问题。通过与部分案例城市的基于统计调查的投入产出表对比,发现新的编表方法在降低数据需求的情况下,可以稳定地编制出相对准确的投入产出表。它对案例城市总产出估算的相对误差在-7.5%到-4.1%之间,也给出了对城市总产出、产业部门间交易结构相对准确的估计。不确定性与城市占全国经济总量比例的不同等因素有关。
本论文运用新的编表方法,编制了东南亚、南美、非洲地区14个发展中国家首都城市的投入产出表,并核算了2010、2015、2019年的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研究发现,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间,所有城市的消费侧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增幅为42.5%。各城市的消费侧排放量与地区生产总值呈现出明显的同向变化的趋势。在驱动排放的社会经济因子方面,最终需求和排放强度的变化导致所有城市的消费侧排放总量分别增加了22.2%和21.9%,生产结构的优化正在发挥出减排的效果,导致所有城市消费侧排放总量降低了1.2%。
本论文运用新的编表方法,编制了2012年中国珠江流域52座城市的投入产出表,并核算了消费侧二氧化碳排放清单。研究发现,流域城市消费侧排放量和人均消费侧排放量均呈现出了明显的城际差异,城市消费侧排放量范围从0.036亿吨到1.5亿吨,城市人均消费侧排放量范围从1.2吨/人到14.5吨/人。流域外地区向流域城市转移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流域城市间相互转移的排放分别占珠江流域全部城市消费侧排放总量的52.5%和34.2%。流域内主要的城市间二氧化碳转移分别发生在流域上游的毕节、六盘水、贵阳地区和流域下游的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