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西南联大
法学教育
影响与启示
摘要:
西南联大法学教育在中国法学教育早期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和影响。西南联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开展法学教育,不少师生成为日后中国法学领域富有建树的人物,为国家法治建设与法学理论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本文研究立足我校法学学科历史,尝试贯通法学教育历史与现实问题,进行法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的交叉研究,旨在梳理揭示西南联大法学教育的历史原貌,考察评价其在中国法学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与影响,总结提炼其当代价值与启示,进一步丰实学界关于法学学科史和法学教育等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为新时代法学学科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包括:第一,详细梳理了抗战前法学教育早期现代化的起步和演变、清华、北大两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回溯西南联大法学教育形成的历史背景,为系统研究西南联大法学教育作铺垫。第二,以西南联大法律系为核心,考察西南联大法学教育机构与师资队伍,认为西南联大法学教研体系先进,师资力量充裕,为法学教育与法学学术研究取得良好成效提供了重要保障。第三,探讨西南联大法律系的课程设置,如何培养法学人才,以及阐明法学教师们的教育理念,得出以下观点:(一)西南联大法学教育具有“通才教育”的特征,这反映在课程设置与教师们的教育理念上;(二)西南联大法学教育培养方向广泛,不仅局限于司法人才,还包括行政等方面的人才。这反映在张企泰等人的教育理念上;(三)西南联大法学人才培养过程非常严格,特别重视法学人才的教育质量。第四,客观评价西南联大法学教育的成效及其对后世法学教育的影响,认为西南联大培养的许多法学人才为国家的法治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西南联大法学师生们推动了法学学科的发展与法学学术理论的创新。第五,相较于抗战前的法学教育,西南联大的法学教育模式已经走向成熟,其教育理念与模式具有前沿性,法学教育从早期的简单移植西方走向自主探索。文章联系当今法学教育的问题,结合西南联大法学教育的历史实践和特点,总结西南联大法学教育的当代启示:(一)法学教育应同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紧密结合;(二)法学教育应注重通才教育;(三)法学教育应培养服务于法治社会建设的人才;(四)法学教育应提高和注重办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