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
拉莫三嗪
血药浓度
临床应用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以快速测定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用拉莫三嗪后血药浓度。并结合检测结果探讨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及用药剂量、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以拉莫三嗪同位素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采用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2.1×50mm,2.7μm)进行分离,以0.1%甲酸(v/v)水溶液和0.1%甲酸(v/v)甲醇溶液为流动相,流速0.4m L·min-1。离子源采用正模式的电喷雾电离源(ESI+)操作,正离子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60例确诊为双相情感障碍II型的患者,服用拉莫三嗪治疗56天,分别在基线及治疗后第2、4、6、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杨氏躁狂量表(YMRS)、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法测定治疗后第2、4、6、8周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临床疗效分析采用全分析集(FAS)。采用SPSS 26.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用于血药浓度与临床疗效、用药剂量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分析,配对样本t检验用于治疗前后疗效比较。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拉莫三嗪血药浓度能否预测患者治疗是否有效。结果血浆中拉莫三嗪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989-19.78μg·m L-1;最低检测限可达到0.10μg·m L-1。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3%,回收率均可达到85%。服用拉莫三嗪治疗双相情感障碍,治疗第2、4、6、8周末受试者的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t=26.92、22.55,P<0.01)、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t=17.08、17.83,P<0.01),YMRS评分无较大变化(t=5.39、6.48,P>0.05)。所测得的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与用药剂量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86、0.535、0.497、0.826,P<0.01),血药浓度与HAMD评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184、0.043、0.124、0.149,P>0.05),与HAMD减分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058、0.074、0.033、0.009,P>0.05)。ROC曲线分析表明,拉莫三嗪血药浓度预测患者治疗为有效的曲线下面积为0.748(95%置信区间:0.669-0.827,P<0.001),根据约登指数最大(约为0.413)时选出截断值(cut-off值)1.17,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60%。结论该方法操作便捷,准确性与特异性均较好,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及更强的选择性,适用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用拉莫三嗪血药浓度的监测。拉莫三嗪血药浓度与用药剂量呈正相关,与HDMA减分率相关性不显著,但在预测患者治疗是否有效方面有一定的价值。患者血药浓度与TESS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