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国时期
化学工业
传入
摘要:
燃烧是人类所接触到的第一种化学反应,也可称之为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人类掌握火种之后,接连着学会了利用火进行照明、冶炼等,但是这只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化学活动的起源很早,但是其发展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探索过程,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而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趋势。民国时期化学工业的发展对中国化学史的影响具有深远意义。在中国工业史中,20世纪上半叶中国化学工业落后,重工业发展水平低下,整体工业技术水平不足,但在化学工业史中,虽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时期,但是仍取得了民国时期化学工业的短暂辉煌。在我国工业发展中,化学工业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且民国时期作为我国化学工业重要的转折点,研究这一时期我国化学工业的发展现状及其对我国化学工业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本文关于民国时期化学工业研究的主要问题,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整理,简单说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第二章,从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包括社会背景、经济背景、文化背景,以及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现状进行整理归纳。第三章,对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较全面地梳理了民国时期化学工业从萌芽、兴盛到衰落的演变历程,将民国时期化学工业技术传入的三个阶段,大致划分为“早期萌芽”(1912-1926年)、“中期发展”(1927-1937年)、“晚期衰落”(1938-1949年)并进行了历史内容分析。第四章,在历史分析的基础上,论文着重总结了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发展对中国化学史的影响,概况归纳了民国时期化学工业技术传入对民国时期化学、民国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新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影响,分析了民国时期化学工业对民国工业、经济乃至新中国科技的积极影响,并从科学社会学的角度解释了相关因素的制约和互动,为断代科技史的学科史研究提供了一个学术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