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阑尾腺癌
SEER数据库
预测模型
总生存
癌特异生存
摘要:
目的 利用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Epidemiology,and End Results,SEER)数据库中的数据分析阑尾腺癌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 收集SEER数据库中2005–2015年期间病理诊断为阑尾腺癌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在训练组中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以筛选出阑尾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及癌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风险因素,并以此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检验水准α=0.05。结果本研究共纳入阑尾腺癌患者749例,其中训练组524例,验证组225例。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发现,T、N、M分期及手术均是阑尾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及癌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还发现年龄和肿瘤大小分别是阑尾腺癌患者总生存期及癌特异性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然后分别以其相应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阑尾腺癌患者总生存及癌特异性生存的列线图预测模型。总生存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95%CI)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0.716(0.689,0.743)和0.695(0.649,0.740),预测3、5年总生存率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AUC)及95%CI在训练组中分别为0.780(0.739,0.821)和0.773(0.732,0.814)、在验证组分别为0.789(0.726,0.852)和0.776(0.715,0.837);其校准曲线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校准度良好。癌特异性生存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95%CI)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分别为0.749(0.716,0.782)和0.746(0.699,0.793),预测3、5年癌特异性生存率的AUC(95%CI)在训练组中分别为0.813(0.768,0.858)和0.796(0.753,0.839)、在验证组分别为0.813(0.750,0.876)和0.811(0.750,0.872),其校准曲线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校准度良好。结论 通过对SEER数据库中阑尾腺癌患者的总生存及癌特异性生存分析发现,T、N、M分期晚及未手术是其风险因素,以相应的风险因素构建的阑尾腺癌总生存及癌特异性生存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