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胆囊肿瘤
手术治疗
淋巴结清扫
化疗
预后
摘要:
目的基于"监测,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EER)数据库构建预测T2期胆囊癌患者癌症特异性生存时间(CSST)的列线图模型。方法收集SEER数据库中2018年至2020年486例T2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7例,女性339例,年龄(70±13)岁。从SEER数据库中提取T2期胆囊癌患者诊断时的年龄、性别、肿瘤长径、肿瘤分期、手术方式、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治疗情况、预后等临床信息。Cox风险比例回归分析胆囊癌患者CSST的影响因素。基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所得的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评估列线图模型的预测能力,同时使用校准图、决策曲线分析、临床影响曲线评价模型的可用性和实际效益。结果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肿瘤长径≥30 mm(HR=1.775,95%CI:1.123~2.806)、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分期ⅢB(HR=6.083,95%CI:2.961~12.495)、切除1~3个淋巴结(HR=6.139,95%CI:2.876~13.106)、术后未行化疗(HR=1.743,95%CI:1.096~2.771)的T2期胆囊癌患者,CSST短的风险高(均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了预测CSST的列线图模型,该模型预测T2期胆囊癌患者1年、2年CSS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和0.696。校准图显示预测概率和实际概率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分析和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具有较高的净收益和临床有效性。结论肿瘤长径≥30 mm、AJCC分期ⅢB、切除1~3个淋巴结、术后未行化疗是T2期胆囊癌患者CSST短的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构建了列线图模型对T2期胆囊癌患者CSST的预测效能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