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SSER数据库
Ⅱ期肝细胞癌
肝切除
辅助治疗
生存预后
摘要: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评估AJCCⅡ期肝细胞癌患者行手术切除联合辅助靶向免疫治疗对比单纯手术的总生存期和肝癌特异生存期,并探讨影响总生存期和肝癌特异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方法:本研究最初进行了一项外部队列分析,涉及来自SEER数据库的370例Ⅱ期HCC患者(n=370),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三个亚组:59例患者行非手术治疗(n=59),311例实施单纯性手术治疗(n=311),18例接受手术切除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n=18)。再对本机构的一个内部队列进行了分析,该队列中有59例Ⅱ期HCC患者(n=59),均为手术干预病例,其中43例施行根治性肝切除术(n=43);16例接受手术切除联合靶向及免疫药物治疗(n=16)。在进行生存率分析之前,使用X2检验对各组的基线特征进行了可比性评估。再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构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与肝癌特异性生存期(Liver Cancer-Specific Survival,LCSS)生存曲线,并应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生存率差异比较。为了量化联合手术和辅助治疗对预后的独立影响,我们以单独手术组为参照,构建了多变量Cox比例危险模型。基于样本量限制,因此将单因素分析中P<0.5的变量导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将p<0.05作为判定独立预后因素的显著性阈值。
结果:本研究通过SEER数据库外部队列(370例AJCCⅡ期肝细胞癌患者)及本中心内部验证队列(59例)双重分析。SEER数据库和本中心基线资料结果显示大多数变量的基线特征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纤维化和肿瘤直径基线特征结果不一致。SEER及本中心队列分析显示,AJCCⅡ期肝细胞癌患者中,手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组生存结局最优。SEER队列中,联合治疗组1/3/5年总体生存率(OS)为91%/75%/64%,肝癌特异性生存率(LCSS)为95%/84%/74%,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OS 88%/67%/55%;LCSS 92%/76%/65%)及非手术组(OS 72%/38%/23%;LCSS 80%/48%/32%)。本中心队列验证该趋势,联合治疗组1年OS/LCSS率达100%(单纯手术组93.0%/95.3%),3年生存率维持100%(vs 71.5%/87.6%),5年OS/LCSS率为70%/77.8%(vs 30.3%/38.7%)。生存分析表明,联合治疗组中位OS/LCSS未达观察终点,但显著优于单纯手术组(SEER队列:OS HR=3.534,P<0.001;LCSS HR=3.426,P<0.05;本中心队列:OS HR=0.144,P=0.032;LCSS HR=0.081,P=0.042)。多因素分析提示,SEER队列:AFP阳性(OS HR=1.966;LCSS HR=1.835)、肿瘤≥5cm(OS HR=1.908;LCSS HR=1.855)、手术治疗(OS:HR3.534;LCSS:HR=3.426)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本中心队列进一步验证微血管侵犯(OS HR=5.109;LCSS HR=4.407)为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OS:HR=0.144;LCSS:HR=0.081)为保护因素(P<0.05)。综上,手术治疗、AFP阳性、肿瘤直径≥5cm及微血管侵犯共同构成患者OS/LCSS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P<0.05)。
结论:1.针对AJCCⅡ期肝细胞癌患者,手术联合靶向/免疫治疗延长了患者OS和LCSS。***、肿瘤直径、微血管侵犯、治疗方式是影响AJCCⅡ期肝细胞癌患者OS和LCSS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