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肉苁蓉
慢性心力衰竭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GEO数据库
分子对接
核心靶标
摘要: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及网络药理学分析肉苁蓉防治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 CHF)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CMSP、Swiss Target Prediction、ETCM、PharmMapper及检索文献筛选肉苁蓉的有效成分及作用靶标。在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下载GSE16499、GSE42955、GSE84796基因芯片筛选差异基因数据集,整合GeneCard、DisGeNET、DiGSeE、GEO等数据库的数据集得到CHF潜在疾病基因。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肉苁蓉有效成分—靶标可视化网络,通过拓扑学参数分析获取核心靶标。利用DVAID数据库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肉苁蓉有效成分—靶标—通路网络。最后采用Autodock软件可视化展示核心靶标与有效成分进行分子对接的验证结果。结果 筛选得到肉苁蓉有效成分55个,潜在靶标630个,包括红景天苷、胃动素、蝙蝠葛碱等关键成分以及甘油醛-3-磷酸脱氢酶(glyceraldehyde-3-hosphate dehydrogenasem, GAPDH)、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 6,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等核心靶标,关键通路主要涉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信号通路、癌症中心碳代谢、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关键成分和核心靶标结合较好。结论 多成分、多靶标、多通路探讨了肉苁蓉防治CHF的分子作用机制,提示肉苁蓉的有效成分可能作用于CHF的多个靶标、通路从而改善心衰症状,可为肉苁蓉的临床应用及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