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肌肥厚
循环炎症蛋白
心血管疾病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观察性研究
共定位
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
摘要:
背景:心肌肥厚常会导致严重的心血管疾病,由于早期难以被发现,因此很难确诊。循环炎症蛋白被发现与心血管疾病有相当大的关联,但其与心肌肥厚关系的具体机制依然不明确。目的:采用多种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探究循环炎症蛋白和心肌肥厚间的关系。方法:采用GWAS Catalog数据库中的91个循环炎症蛋白数据库和最新版R11芬兰数据库中的心肌肥厚数据,利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共定位分析的方式探寻循环炎症蛋白和心肌肥厚的因果关系。用MR-PRESSO方法、Cochran’sQ检验、MR-Egger截距评估、留一法分析和漏斗图分析等敏感性检验的方式验证结果的准确性。结果与结论:(1)在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结果中主要用逆方差加权法(Inverse Variance Weighting,IVW)进行评估,发现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水平(IVW:P=0.046,OR=0.74,95%CI:0.66-1.00),裂隙趋化因子水平(IVW:P=2.1×10^(-2),OR=0.74,95%CI:0.556-0.95),Delta和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水平(IVW:P=3.7×10^(-4),OR=0.66,95%CI:0.49-0.87),白细胞介素2水平(IVW:P=3.8×10^(-3),OR=0.667,95%CI:0.50-0.88),硫酸转移酶1A1(IVW:P=1.42×10^(-2),OR=0.80,95%CI:0.67-0.96)对心肌肥厚具有单向因果作用。(2)在多变量孟德尔随机化中发现,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水平(IVW:P=1.39×10^(-2),OR=0.81,95%CI:0.69-0.96)和Delta和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水平(IVW:P=3.7×10^(-2),OR=0.73,95%CI:0.55-0.98)的结果为阳性,说明排除了其他和心肌肥厚具有影响的循环炎症蛋白影响后其结果依然显著。(3)在共定位中发现,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水平H3+H4=0.96,其中最显著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为rs59570070,说明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水平和心肌肥厚存在内在联系。(4)敏感性结果无异常,说明无异质性和多效性影响结果。(5)结果证实,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裂隙趋化因子、Delta和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白细胞介素2、硫酸转移酶1A1对心肌肥厚具有单向因果作用。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和Delta和Notch样表皮生长因子相关受体影响最深,T细胞表面糖蛋白CD6异构体和心肌肥厚之间可能存在相关通路。由于孟德尔随机化研究需要大量的临床数据,因此常采用国际数据库中的欧洲样本分析,由于该分析方法在因果推断、精准医学及跨人群验证等方面具有重要优势,因此其研究结果对中国医学发展仍有重要意义。随着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的深入,在一定意义上也推动了中国临床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未来可深入解析关键蛋白机制,结合多组学和临床验证,开发炎症标志物监测体系及新型抗炎疗法,从而推动心血管疾病的防控和个性化医疗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