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电大数据
常规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大数据分析方法
摘要:
心电大数据包括横向、纵向大数据及两者兼有的大数据,近5年(2019~2024)来的深入临床观察涌现了不少成果。第一,窄、宽QRS波心动过速发生的构成比。160多万的常规心电图统计分析表明,相对狭义的窄QRS波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0.07%,最常见的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77.3%),其次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3.3%),再次为房性心动过速(AT,9.4%);宽QRS波心动过速的发生率为0.02%,室性心动过速的构成比为53.98%,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室内差异性传导的构成比为46.02%。第二,大数据图形对比及特征心电提取的意义。通过48 h或72 h中前后24 h心电散点图图形对比发现对一般心律失常者行检测24 h动态心电图即可;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表现的3分布图(扇形+两条分别平行于X、Y轴条形图)明确宽QRS波为室性早搏,但只诊断了所有房颤合并室性早搏的70%的病例。从动态心电图中获取不同的心率点心电图测量QT间期,再通过公式计算QTc间期后比较,发现Hodges公式计算值最准;从动态心电图中获取各种不同的心脏节律表现,再综合考虑可以诊断房室结双径路引起的非折返性心动过速。第三,心律谱的观察。特定正常人和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都有自身的心律谱;介入和药物干预或治疗会影响心律谱,便于评估效果。第四,阵发性房颤发作前后的心脏节律的观察。通过对阵发性房颤发作的上游节律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发作与其发作之前的成对、二联律房性早搏及AT发生的频度增加有关,与P波的时限延长和振幅增高有关,与房间传导路径改变相关。不同心房早搏指数值的患者引起房颤发生的节律机制不同,可能分别对应于“迷走和交感性”房颤。第五,疑难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右心耳无休止性AT;快慢型AVNRT;旁道折返性回波;不典型房室传导的文氏现象;交界性自主节律伴不同程度逆心房文氏传导和频发反复搏动;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窦性心动过缓综合征;窦性停搏与窦房传导阻滞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