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蒙药
白益母草
入血成分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分子动力学模拟
摘要:
本文旨在通过整合血清质谱、网络药理学、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以及体外实验验证,系统解析白益母草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作用机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获取入血原型化合物,通过PubChem获取其结构信息,联合TargetNet/SwissTargetPrediction/BATMAN-TCM平台预测作用靶点。整合CTD/OpenTargets/GeneCards/DrugBank数据库获取EMs相关靶点,构建维恩图筛选共同靶点。运用STRING和Cytoscape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结合拓扑分析确定核心靶点。通过clusterProfiler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功能富集分析和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建立多维网络模型。采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Gromacs 2022完成100 ns分子动力学模拟验证结合稳定性。利用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含药血清的药效机制。结果显示,鉴定了白益母草70个入血原型成分,筛选出1 122个化合物靶点与413个EMs靶点,获得118个交集靶点。PPI网络分析筛选出交集靶点中的核心靶点30个;KEGG富集172条通路(Relaxin、JAK-STAT、NF-κB等)。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表明,Vitamin E等多个化合物与核心靶点具有强亲和力(结合能<-7.0 kcal/mol)。分子动力学模拟表明,ESR1-Vitamin E、EGFRBiochanin A等复合物RMSD<0.2 nm,氢键网络稳定。体外实验发现,白益母草含药血清可以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上述实验结果表明,白益母草可通过多成分协同作用于STAT3/EGFR/AKT1等靶点,调控JAK-STAT-NF-κB信号轴治疗EMs的分子机制,进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的药效机制,为蒙药治疗EMs提供了新的药效物质基础和作用网络研究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