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仙鹤草
胃癌
肝癌
食管癌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摘要:
目的:探讨仙鹤草抗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共同分子机制。方法:通过TCMSP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仙鹤草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靶基因,利用Gene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相关基因,两者取交集确定共同靶基因,通过UALCAN数据库分析共同靶基因的转录水平,筛选关键靶基因,对关键靶基因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PubChem、RCSB数据库及AutoDock Vina 1.1.2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初步验证仙鹤草活性成分与P53信号通路上游基因的对接亲和力。通过细胞实验验证仙鹤草对胃癌HCG27细胞增殖、周期分布、凋亡及P53、MDM2、CDKN2A和CHEK2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出鞣酸、山柰酚、儿茶酸、木樨草素、檞皮素5个活性成分和46个关键靶基因,主要富集于P53信号通路、胰腺癌、乙型肝炎、细胞衰老等,5个活性成分与P53信号通路蛋白P53、MDM2、CDKN2A、CHEK2均具有强烈结合活性(结合能均<-25.1 kJ/mol)。细胞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仙鹤草剂量的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上升,而S期细胞比例下降,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低剂量(50 ng/L)仙鹤草作用48 h后,HCG27细胞中P53、CDKN2A和CHEK2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高剂量(100 ng/L)条件下,P53、MDM2和CDKN2A蛋白的表达下降,而CHEK2蛋白的表达持续升高(P<0.05)。结论:P53信号通路可能是仙鹤草抗胃癌、肝癌和食管癌的共同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