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初中语文
乡土小说
民俗文化
教学
摘要:
乡土小说是一种描写乡村生活,书写乡土文化的文学样式。其间描写了乡村特有的风光和民俗,展现出浓厚的乡土色彩,而其所蕴藏的文化底蕴,更是彰显出了传统文化的独到韵味。目前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已收录了大量的乡土小说经典著作,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性,更有助于学生建构起积极的文化心理和独特的民族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乡土小说特有的乡土性、民俗性、以及文本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特性却被教师无意或有意忽视,未能得到恰如其分的诠释,使得乡土小说陷入了无主题教学的窠臼。如何摆脱现有困境,展现乡土小说的独特魅力是语文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民俗文化是展示民族精神气质和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也是地域思想文化的集中展现。以民俗文化为落脚点教学乡土小说,具有一定的教学可行性和教学价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乡土小说教学脱离困境。
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共选入乡土小说八篇,布局虽然较为分散,但符合时代要求、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从作家、小说文本与社会三方面探析民俗文化与乡土小说之间的关联,可以发现二者相互影响、密不可分。两者结合能为开展乡土小说教学拓展新的教学角度,有助于发挥乡土小说的独特性。在此基础上,深度解读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乡土小说中所蕴含的民俗事项,并依据精神、物质、社会、语言四个方面进行分类,进而初步建构对民俗文化整体性认知。并进一步结合具体的学生问卷调查和案例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乡土小说教学存在忽略民俗文化视角解读、缺乏对相关民俗文化语句的关注、忽视民俗文化的深度阐述和缺乏民俗场景还原等问题,导致以上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师生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不足、教师缺乏资源整合意识。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从民俗文化乡土小说教学三要素、文本解读以及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这三方面出发,提出基于民俗文化教学乡土小说对策,充分挖掘文本中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其为切入教学乡土小说人物形象、推断小说情节、分析小说环境。再以民俗文化解读小说文本,加强学生对作者生平的了解、营造真实的学习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用以落实民俗文化教学乡土小说,发挥乡土小说独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