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文化
中国古代史
高中历史教学
摘要:
民俗文化在历史中发展,也体现历史的变迁。从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视角出发,民俗文化应用于教学能够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补充历史细节、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出发,民俗文化进课堂将有助于培养学生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推进。本文基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统编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结合一线历史教师教学案例和笔者自身教育实习经历,探讨民俗文化在高中中国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从民俗文化的基本概念、种类出发,可以发现高中阶段学生应掌握的中国古代史知识与民俗文化有密切的关联;由此展开关于民俗文化在高中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论述。在必要性方面,分别从当前使用的统编版教科书、近年来经典高考试题、当前的育人理念三个角度出发,进行系统论述;在重要性方面,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核心素养三个角度结合名师教学案例展开论述。
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赋予理论活力。本文从历史课堂教学、历史课外活动两个角度阐述民俗文化的实践应用,并根据一线教师教学案例提出应遵循的原则。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以笔者的教学设计为例,从课堂导入、新课讲授、课堂小结三个环节进行阐述;在课外活动中的应用研究主要结合笔者的教育实习经历。最后,就应用民俗文化于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得出包括:提高教师应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意识,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各学科的联系,善用网络资源和地区乡土资源,促进家、校、社的配合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