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文化视角
民风民俗单元
初中语文教学
摘要:
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土壤,如今,国际上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国内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在这样的国内外双重大背景下,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越发显现出重要性。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浓郁氛围下,民俗文化也越发在语文教学中受到重视,大量的民俗文化资源被编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其中八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就以“民风民俗”作为单元主题,在“民风民俗”主题的引导下,该单元中蕴含了丰富多元的民俗文化要素,因此民俗文化视角的运用在该单元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对于凸显单元鲜明的民俗文化取向和明晰的民俗审美意蕴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生文化自信的增强、辩证思维的发展和提高、民俗审美情趣的培养方面也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本论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阐述。
第一部分是绪论,首先阐明本文的研究缘由,其次对民俗文化与初中语文、八下“民风民俗”单元两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在民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越发得到国家重视,民俗文化越发融入我国教育的背景之下,虽然已有研究者有意识地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以及“民风民俗”单元怎么教的问题,但总体上数量较少,且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和有针对性,这就给本文的研究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第二部分则重点分析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民风民俗”单元教学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先是从新课标的要求、学生的学情以及教材内容三方面对该主题单元的教学进行分析,再进一步阐明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民风民俗”单元教学对于教学和学生两方面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对于教学而言,民俗文化视角的切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学生注意力,多层次地解读文本,促使教学由单篇逐渐走向大单元,并推动学生深度阅读学习的开展;对于学生而言,民俗文化视角融入语文教学中,除了在增强学生文化自信方面有着突出作用,在发展学生语言运用、思维能力以及审美创造语文核心素养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是对八下“民风民俗”单元的教学现状展开调查,从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中发现,当前教学对本单元的“民风民俗”主题关注程度不够,对于民风民俗内容的利用存在方式浅显化和缺乏深度的问题,且教学时单元内容的整合性低,课堂吸引力也不足。
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第四部分则主要探究在教学中该“怎么做”的问题,从多方面利用“民风民俗”内容为教学服务、以“民风民俗”主题为抓手拓展教学方式和深化学生对民俗文化的认识三个方面,探究民俗文化视角下的“民风民俗”单元教学具体该如何实施。
本研究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单元为着眼点,侧重研究民俗文化视角下改主题单元教学所发挥的独特价值,以及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该如何实施,以充分落实该主题单元教学的要求,发挥主题单元的特色和优势,使学生能够在本单元学习中全面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同时感受我国民俗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能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