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传统手工艺
非遗纪录片
民俗文化
摘要:
近年来,由于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非遗题材纪录片的影像传播也日益趋向多样化。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门类,以传统手工艺作为主要拍摄对象的非遗纪录片,不仅对手工艺的技术进行了保存记录,也对传统手工艺中所蕴含的民俗文化增添了传播形式,更有利于将文本中略显“生硬”的风俗习惯通过影像“活态”传播,让民俗风情贯彻生活、引起共鸣,打开人们了解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窗口。
民俗文化作为手工艺非遗题材纪录片中最重要的展现内容之一,通过视听结合的方式,将最具特点的民俗民情,融合艺术化的表现手法传递给观众,从而完成手工艺非遗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影像传播价值。本文以手工艺非遗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影像化呈现与艺术化表达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其呈现手法与意识表达加以分析,并结合已有的优秀手工艺类纪录片及本人拍摄的毕业作品《霍氏古一张》作为研究支撑,试图阐释手工艺非遗纪录片中的民俗文化是如何进行影像创作的。
本文的研究重点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手工艺非遗纪录片的概念和发展进行了相关界定,以及对民俗文化的范畴和影像化传播价值进行了相关阐述。第二部分从叙事技巧和叙事语言两点出发对手工艺非遗纪录片中民俗文化的呈现特点加以总结,以此来探求民俗文化在手工艺非遗题材纪录片中的呈现方式。第三部分是对非遗题材纪录片中民俗文化呈现的意识表达进行了分析,从个体意识、集体意识以及国家意识三方面展开探寻民俗文化在传统手工艺非遗纪录片中的表达特点。非遗题材纪录片往往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随着非遗题材纪录片数量的不断增多,其影像表达方式逐渐显现出固态化和模式化的趋势。因此,在创作手工艺非遗题材的纪录片时,应建立在对民俗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坚持文化自信的基础之上,进行兼具创新性和艺术性的创作,充分发挥民俗文化在影像传播中的价值导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