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边城
民俗
文化翻译
摘要:
民俗是在特定社会群体中形成并传承下来的传统文化现象,它涵盖了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饮食服饰、居住建筑、节日习俗、人生礼仪、民间艺术以及口头传承的谚语俗语等各个方面。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文学作品往往成为展示不同民俗文化的重要媒介。许多深深扎根于故土的中国作家,如沈从文,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在作品中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具有丰富民俗文化的文学世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文化正逐渐融入世界主流文化大潮。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民俗文化要被全球所了解,必须要借助翻译。民俗文化的翻译研究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为指导,讨论里希特《边城》德译本中民俗文化的翻译问题。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阐明了研究动机和目标、研究现状、研究问题及论文结构;
第二章为理论基础,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阐释了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同时介绍了民俗的定义及其分类;
第三章介绍了原著《边城》和作者沈从文,德译本Die Grenzstadt和译者乌苏拉·里希特,同时明确德译本所采用的原文底本;
第四章是本论文的主体部分,本章将在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深入分析文本中的民俗文化翻译实例,同时探讨影响民俗翻译活动的外部因素;
第五章为结语,将对全文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并逐一回答引言中提出的研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