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行车
旅游
自行车旅游者
旅游感知风险
摘要:
随着绿色环保理念的盛行以及对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自行车旅游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运动新风尚,正在逐渐成为大众喜爱的选择。自行车已经不再只是过去短距离的代步出行工具,而是一种多元化的生活方式、一个休闲体育旅游项目和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据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数据,截至2022年全国已有1亿多人把自行车作为常用的代步工具,随着人们消费能力的提升和政策所带来的红利,自行车旅游产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和重视。众所周知,任何户外运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自行车旅游作为户外体育旅游的一种,同样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和不可控性,因此为了降低骑行中的风险,确保自行车旅游者的生命安全,有必要对自行车旅游风险进行更深入的研究。而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人们倾向于关注具体的风险指标数据,忽略旅游者对风险的个体感知差异,因此有必要从感知风险的角度出发,对自行车旅游者的感知风险进行深入的了解,从而科学有效地防止事故发生。
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采取实地调研的方式,以上海市崇明区自行车旅游者为调研对象,基于心理测量范式、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感知风险理论,探索了上海市崇明区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的特点及作用机制。首先在对自行车旅游风险进行文本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已有的旅游感知风险的文献资料,制定出适合本研究的调查问卷,其次通过问卷数据因子分析构建出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的四个维度,之后通过均值分析法和IPA分析法对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维度和感知风险因子进行比较分析,最后研究自行车旅游者对不同感知风险维度的评价差异,主要结论如下:
(1)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由骑行意识风险、骑行意外风险、骑行团队风险、骑行财务风险4个维度构成,共涉及18个测量题项。
(2)上海市崇明区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的整体特征:自行车旅游者对于感知风险维度的评价水平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骑行意识风险、骑行意外风险、骑行团队风险、骑行财务风险。
(3)上海市崇明区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的单因素特征:通过IPA分析得出,5个最大感知风险因素集中于骑行意识风险;2个可预感知风险因素集中于骑行意外风险;9个最小感知风险因素主要分布在骑行团队风险和骑行财务风险;2个侥幸感知风险因素集中于骑行意外风险。
(4)上海市崇明区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在人口统计学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在性别组群中,女性在各个维度的均值和标准差都高于男性,女性的感知风险值大于男性的感知风险值。2、在年龄组群中,30周岁以上的自行车旅游者在骑行意外风险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30周岁以下的自行车旅游者则在骑行财务风险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感知水平。3、在学历组群中,随着学历水平的提高,个体对风险的认知程度也随之增强。4、在职业组群中,退休人员在骑行过程中相较于其他职业的人更加关注骑行意外风险。5、在收入组群中,不同收入人群对于风险关注的差异也主要集中在骑行财务风险。
(5)上海市崇明区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在行为特征上存在差异,具体表现为:1、在培训经历群组中,未接受过相关培训的自行车旅游者在骑行意识风险和骑行意外风险方面表现出较高的水平。2、在骑行次数群组中,骑行次数在2-3次的人群对于骑行意外风险、骑行意识风险和骑行团队风险的感知水平较高。3、在信息收集程度组群中,信息收集程度不足或被动的自行车旅游者在骑行意识风险、骑行意外风险、骑行团队风险显示出较高的风险感知水平。4、在是否购买保险组群中,是否购买保险对于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四个维度的感知均不显著。
(6)根据以上研究结果,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降低自行车旅游者感知风险的对策:1、举办骑行安全培训,组织骑行座谈活动;2、倡导社会安全骑行,推广文明骑行方式;3、落实专业领骑职责,做好骑行团队监督;4、贯彻骑行法律法规,完善安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