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效益评价
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越来越多的居民渴望回归和亲近大自然,由此而生的乡村旅游呈现多样化并已初具规模。特别在十九大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三农”问题的解决提出了新思路,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与乡村的桥梁,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是实现文化与资源共享、财富再分配的重要方式。土地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要素,在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加强。但是由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供给的稀缺性,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土地利用综合效益需要在土地集约利用的前提下高效提升,多元化的土地利用形式使土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日渐被重视,土地是否可持续利用已经成为衡量乡村旅游是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十九大新背景、新视角下,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方面进行探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综合运用公开数据资料、实地调研资料以及相关人员访谈资料,构建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并采用熵值法修正权重,对上海市山塘村的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评价分析。同时结合山塘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土地利用状况,阐释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用地规划缺位,规划之间衔接度不高;旅游用地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建筑垃圾堆放违法占地,破坏景观;旅游定位不明确,品牌知名度不高;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匮乏,外出村民返乡意愿不强烈等问题,并针对问题与效益分析提出加强规划管控,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提升服务人员素质,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保护意识;提高效益整体协调度,创建特色品牌农业的对策建议,实现乡村旅游中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