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英文景点介绍语篇
体裁结构
读者介入资源
《武汉旅游指南》
摘要:
旅游和语言密切相关,面向潜在入境游客的英文景点介绍语篇在吸引国际游客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是外国游客了解中国旅游资源的重要信息载体,而现有英文景点介绍语篇的研究多是从翻译的角度对词汇、句式和语言特点进行分析,缺乏对这一语篇宏观构建的体裁结构研究,也鲜有研究从读者介入的角度来探索英文景点介绍语篇的微观语言运用。本研究以2018年出版的英文版《武汉旅游指南》中的30篇景点介绍语篇为研究语料,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首先,以体裁分析理论为指导,基于旅游语篇的交际目的,从宏观角度探究《武汉旅游指南》中景点介绍语篇的体裁结构,统计每一语步的频次,总结出这一体裁的必备语步和可选语步,并分析每一语步的交际功能;其次,以Hyland元话语理论框架下的介入资源为落脚点,从微观角度分析读者介入资源在景点介绍语篇中的体现和功能;最后对比Bhatia(2004)研究中的典型广告体裁语步结构,分析《武汉旅游指南》景点介绍语篇这一广告语篇亚体裁的特点,并进一步分析相应的读者介入资源选择如何促成这一体裁特点。研究发现,(1)《武汉旅游指南》景点介绍语篇的体裁结构由4个必备语步和3个可选语步组成。必备语步包括:标题,提供旅游概览,详述旅游目的地,以及提供旅游贴士。可选语步包括:指明目标市场,建立资质证明和提及周边景点。其中“提供旅游概览”和“详述旅游目的地”分别由四个步骤实现。每一语步都是为了实现旅游语篇的某一交际功能,即提供信息,吸引注意,劝说行动。(2)《武汉旅游指南》景点介绍语篇中读者介入资源的使用主要包含三类:读者指称标记语,指令标记语和个人旁白标记语。三类标记语的使用体现了旅游语篇写作中作者的读者意识,增强了文本的交际功能。(3)与典型广告语篇体裁结构对比,《武汉旅游指南》景点介绍语篇的体裁特点是:信息功能突出,劝说功能不足。读者介入资源的选择与这一体裁特点是相辅相成的。5类介入标记语中,共享知识标记语和疑问标记语的使用频次为0;读者指称标记语,指令标记语和个人旁白标记语中各子类的运用呈现出的巨大差异。本研究为《武汉旅游指南》景点介绍语篇的改进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可为国内英文景点介绍语篇写作质量的提升,及教师和学生在专门用途英语写作教学方面提供一定的启示。另外还有助于更有效的宣传旅游目的地,吸引更多潜在游客,拉动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