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红景区(点)
符号
旅游感知形象
重庆洪崖洞
摘要:
体验经济时代背景下,消费“体验”比消费产品本身更重要,因为“体验”让消费者感觉更亲近、更真实,并产生归属感。旅游体验具有典型的符号特征,旅游者看到的事物都由符号组成,在旅游者的目光下,一切景观都被赋予了符号的意义。因此,在“打卡”文化盛行的今天,相较于旅游产品,很多旅游者实质上是针对旅游地形象符号进行消费,越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旅游符号的景区,越有可能受到游客的追捧,网红景区(点)便是如此。网红景区(点)是近年来我国出现的新兴现象,这些景区(点)通过在网络上的高曝光率,较短时间内便获得游客的井喷式增长,游客量甚至超过了部分传统景区。网红景区(点)实际上是网红经济的产物之一,这些景区主动地或被动地通过社交媒体对庞大的潜在游客进行营销,将潜在游客的关注力转化为到访率、消费力,从而实现流量的变现。在这种新型商业模式的作用下,一个网红景区(点)的爆红,甚至可以拉动一座城市旅游的发展。因此,若能充分了解游客关注网红景区(点)的哪些方面,便能找出那些对旅游者有强吸引力的旅游符号,不仅能使现有网红景区(点)扬长避短、健康发展,还能为急需引流的非网红景区提供发展参考,使景区更符合旅游者的期待。本文以网红景区重庆洪崖洞为例,结合符号学相关理论,构建包括网红景区(点)、网红景区(点)旅游形象、游客三部分的网红景区(点)旅游符号三角形模型,以该模型的三过程为理论指导,运用内容分析法、扎根理论方法,借助分析工具ROST CM6和Nvivo 11.0,从游记文本与游记照片两方面分析游客对洪崖洞旅游符号的感知。通过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游客对洪崖洞旅游文本符号的感知主要集中在“依山傍水的巴渝传统建筑”、“绝美夜景”、“重庆新地标”、“拍照打卡胜地”、“美食集聚地”、“3D魔幻地形”、“拥堵爆款景点”、“抖出来的网红”八大方面。以吊脚楼为主体的“依山傍水的巴渝传统建筑”给游客的感知最强;其次是形似宫崎骏著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中汤屋的“绝美夜景”;再次是已经被游客看作到重庆非去不可的“重庆新地标”。此外,洪崖洞也被看作极具美感的“拍照打卡胜地”、以火锅为代表的“美食集聚地”、一楼和十一楼都是马路的神奇“3D魔幻地形”、风靡短视频平台的“抖出来的网红”。(2)重庆、吊脚楼、夜景、千与千寻是洪崖洞旅游文本符号语义关系中的重要节点,体现了游客通过游览洪崖洞对重庆、吊脚楼建筑、形似《千与千寻》中汤屋的夜景产生了强烈的感知。(3)洪崖洞游记照片符号可大致分为景观符号、环境符号、消费符号、人物符号四大方面的内容。其中以吊脚楼为代表的景观符号出现的概率极高,是游客感知的重点;环境符号出现概率较高,在游客的感知里,洪崖洞绝不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只有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的时候,才是真实的洪崖洞;火锅是洪崖洞消费符号中最重要的元素,但洪崖洞存在旅游消费形式单一,对游客缺乏吸引力的问题;人物元素包括拥挤的游客和主播两方面,拥挤的游客反映了景区拥堵的问题,尤其是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期间,主播则体现了洪崖洞的时尚化、年轻化的特点。(4)洪崖洞的夜景给予游客的感知强度远高于白天,游客对洪崖洞夜景的偏爱受《千与千寻》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洪崖洞夜景自身的魅力足以使游客印象深刻。(5)网红景区洪崖洞的旅游感知形象为“以吊脚楼为主体的重庆夜景新地标”。最后,基于分析内容,为洪崖洞的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包括满足游客期待,塑造景区品牌,从吊脚楼和夜景两方面入手,继续发扬景区现有的优势,使景区品牌深入人心,满足游客期待;解决景区拥堵,优化游客体,采用分散客流,严格限流等方式保障游客的安全与旅游体验;开发特色商品,促进旅游消费,打造独特的文化IP,再基于IP内容衍生出商品的开发与销售;依托网红经济,维持景区热度,多平台、多渠道、多内容的发布洪崖洞相关资讯,维持洪崖洞热度的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