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重庆市
旅游业
交通运输业
耦合协调
摘要:
近年来,随着“全域旅游”概念的提出,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全域旅游的肯定,全国各省市均开始大力推进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全域旅游的建设也要求各产业积极与旅游业耦合协调发展,“旅游+”蓬勃发展。而交通运输早已化为旅游基础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业的发达程度不仅会决定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还会影响旅游资源的开辟建设与市场营销,并且这种影响会随时间累积变成一条旅游线路,可以带动区域旅游的快速发展。重庆市作为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的直辖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迅速,研究该区域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耦合协调发展对于促进两大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梳理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借助协同理论、系统耦合理论等理论,分析了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耦合协调发展的动力机制,对重庆市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重庆市以及重庆市38个区县的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耦合协调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具体研究分析的有,重庆市以及重庆市38个区县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耦合协调水平及空间分析。通过对重庆市及重庆市38个区县2006年至2017年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综合发展水平以及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交通演化对旅游业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主要表现为锁定效应和引导效应,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也促使着交通网络的演化,主要通过旅游发展规模、旅游空间结构演化对交通网络产生影响,两大产业在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内生互馈机制;(2)2006年至2017年重庆市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综合发展水平都得到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两大产业均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未来还需要持续向好发展。同时重庆市各区县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地区性差异,两大产业发展较好的区县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和渝西地区,而相对偏远的渝东北地区和渝东南片区两大产业的发展均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未来还需要加强对这些处于偏远地区区县的两大产业的引导和重视;(3)2006年至2017年重庆市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耦合协调水平持续提升,协调等级由2006年至2017年的失调阶段跨越到2010年至2017年的协调阶段;但从区县角度来看,除个别主城区区县两大产业的耦合协调水平处于较高水平外,绝大部分区县处于较低水平,因此,未来在进一步发展两大产业的同时,还需要加强两大产业的互动,提升两大产业耦合协调水平;(4)通过自相关分析得到,重庆市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由离散特征分布向聚集的分布特征演进,各区县的空间相关性不断显著,同时2006年到2017年通过显著性检验的“高-高”集聚类型的区县增加且主要处于主城区,“低-高”集聚类型的区县减少,区县间的互动增强、协调水平的关联性增加。最后,根据研究分析结果以及得出的结论,对促进重庆市旅游业与交通运输业的耦合协调水平的提升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