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村旅游
农业景观
景观规划设计
摘要:
我国农村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转型期,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要战略的提出推进了农村农业转型升级的脚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促使农业产业链延伸,掀起了以农业产业景观为主导的乡村旅游热潮,农业产业景观的旅游功能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诸多社会资源持续涌入乡村,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开发持续发酵。也正因如此,出现了原有农业景观被肆意破坏、硬质化严重以及规划设计不合理的等现象,造成许多农业旅游园区千园一貌、地域特征消逝、文化流失等问题,农业景观地域特征正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的起源地之一,我国的农业经历了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与沉淀,蕴含着雄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农业景观便是这悠久文化的镜子,反映出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的意识形态、风土人情乃至地域特征。重庆地处长江流域的西南腹地,具有显著的山地景观特征与丰富的农业景观资源,其丘陵地貌和两江水系孕育出的农耕文化与农业景观格局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与文化价值。研究重庆农业产业景观的特征与旅游功能,对延续和发扬地区传统文化、统筹城乡发展和提升产业附加值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农业景观美学、旅游美学与现有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理论综合,探寻农业产业景观旅游开发的同时兼顾地域特征保护的优化方法,取得的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细化了农业产业景观要素构成体系,将其要素归纳为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两大类型,进一步分为土地要素、气候要素、生物要素、工具设施要素、行为要素和认知要素六个体系,并梳理了六要素之间的影响与联系。(2)通过整理国内外理论与实践研究动态,指出现有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与缺失,明确当下农业产业景观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并系统地总结农业产业景观在旅游活动中的功能体系框架,强调了农业产业景观除物质产出以外还具有的研学、审美、休闲体验和文化承载等功能价值。(3)以重庆农业产业景观为研究对象,探寻其地域特征和成因、发展类型和现状,并总结了其总体特征。(4)结合重庆农业景观资源应用于旅游发展的优秀案例,总结其美与实用的共性,加以归纳出旅游背景下农业产业景观优化的原则与方法。(5)以重庆合川这一典型丘区地貌环境下的某实际项目作为支撑,演示了乡村农业产业景观在旅游开发中的优化过程,并通过优化前后的生态、经济、社会方面的效益测算对比,验证研究成果的可行性与正面影响。结果显示,在通过科学合理规划后的产业景观,无论是在旅游产值、生产产值、游赏品质和生态效益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