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慢城理念
乡村体育旅游
游客满意度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将乡村发展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各种新型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应运而生,尤其是乡村体育旅游,集休闲娱乐、强身健体、村落文化于一体,成为学界重点关注的研究领域。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人们的压力与日俱增,因此国外建立了主张“回归自然、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慢城应对“城市病”。经实践证明,慢城引入国内并且能够很好地应用在乡村领域,慢城理念的倡导,对同样追求生态环保、可持续的乡村体育旅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慢城理念下乡村体育旅游游客的满意度,探索其之间的关系,为提高游客满意度、促进景区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满足游客各方面需求,从而促进其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的状态,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本文参考现有的乡村旅游、体育旅游满意度的研究,借助满意度研究模型,对长寿慢城进行实证研究。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游客的基本信息及行为特征;采用相关性分析各潜在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验证假设;用方差分析检验在慢城理念下,不同游客群体的体育旅游体验是否存在差异性;最后运用IPA分析得出长寿慢城的主要优势劣势。研究主要结论为:1.长寿慢城体育旅游游客中,重庆市本地前往的人数最多,停留时间短,学生是重要游客群体,主要的出游方式为家庭出游,整体呈现年轻化、中等学历、中等收入的特点。2.通过实证研究,验证模型在乡村体育旅游中的适用情况,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证明各变量间具有显著相关性,路径正确,所有假设成立。3.通过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地区、年龄、职业、项目的游客对于旅游体验满意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文化、收入水平的游客旅游体验满意度不存在差异。4.通过IPA分析法发现,慢城形象因子基本处于第一二象限区,游客体验及感知价值处于第三象限区,说明对于慢城形象因子的各测量指标表现较好,需要继续保持,而游客对于参与体育项目的体验及感知还有待加强,长寿慢城需改进其劣势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多元宣传,扩大市场规模。在长寿慢城乡村体育旅游市场的开发方面,更新宣传方式、宣传观念、宣传手段,树立慢城品牌,提高游客对于慢城理念的认知,扩大市场规模。2.整合资源,体现慢城特色。政府应大力支持对长寿慢城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加大配套设施的建设力度,定位以“慢城”为中心的乡村体育旅游,以“慢城理念”为发展目标,推进长寿慢城乡村体育旅游。3.合理设计,满足游客需求。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立足于长寿慢城自身资源的同时要有针对性。4.增强体验,提高游客满意度。长寿慢城乡村体育旅游项目应贴合游客的需求,紧紧围绕其核心“乡村体育旅游”展开体验,提供专业、趣味及互动的体验活动,提高游客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