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乡村民宿
民宿旅游
发展模式
上海市
摘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乡村民宿得到迅速和广泛发展。但乡村民宿作为旅游服务设施,已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因此乡村民宿开始整合周边旅游资源,使其旅游功能进一步延伸,逐步形成乡村民宿旅游业态。目前,我国学术界虽然多角度地对乡村民宿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但对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尚不充分,尤其是对城市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不足。上海市乡村民宿旅游起步较晚,虽然已经形成了一批高品质、高水平的星级乡村民宿,但总体而言,上海乡村民宿旅游供给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通过研究上海市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可以为大城市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分类提供研究思路,推动乡村民宿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第一章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对象及方法,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星级乡村民宿,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以及游客需求的转变促进了乡村民宿旅游的快速发展。第二章通过区分乡村民宿、农家乐、家庭旅馆的概念,分析乡村民宿的本质属性,对乡村民宿与乡村民宿旅游进行概念辨析,从而界定符合本研究要求的乡村民宿旅游内涵。然后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目前的研究现状及不足,并提出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第三章分析了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条件,包括资源闲置、人才回归、旅游资源、外来投资、市场需求和政府引导,资源闲置是乡村民宿旅游的物质载体,人才回归是乡村民宿旅游的人力基础,旅游资源是乡村民宿旅游的先决基础,这三种条件是发展乡村民宿旅游的内部基础,构成乡村民宿旅游的内在逻辑关系。外来投资是乡村民宿旅游的资金保障,市场需求是乡村民宿旅游的客源保障,政府引导是乡村民宿旅游的政策保障,这三种条件是乡村民宿旅游发展的外部保障,构成乡村民宿旅游的外在逻辑关系。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和相关理论,探讨乡村民宿旅游的内在和外在逻辑关系,并分析不同发展条件之间的关系,为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分类奠定基础。第四章根据2009年迪士尼乐园的申报成功以及对周边民宿的影响,发现2009年-2017年是上海市乡村民宿旅游起步发展,这个阶段的民宿增长迅速,但经营质量普遍不高,民宿经营不规范;2017年及之后是乡村民宿旅游快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民宿经营逐渐规范化、特色化和品质化。基于投资主体的不同,乡村民宿旅游可分为返乡创业型、外来投资型和企业经营型,分析每种类型的发展概况、特点及旅游业态。结果发现返乡创业型乡村民宿数量最多,其中崇明区的民宿占比高达83%,旅游发展业态也具有多样性;企业经营型民宿只有7家,但其中有3家是综合型发展业态。返乡创业型和外来投资型的特点较为相似,但两者和企业经营型差别较大。第五章选取代表性星级乡村民宿进行实地调研和深度访谈,结合典型案例探讨乡村民宿的经营现状,发现目前上海市乡村民宿旅游发展模式可分为返乡创业型、外来投资型和企业经营型三种类型,归纳总结了每种发展模式的优劣势、存在问题、建议及适用条件,并对每种发展模式的逻辑框架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主要的研究结论做出总结,根据研究不足提出未来改进方向。